瞄准国际国内:加快推进青海制造业转型升级 ——青洽会“中国制造2025”专题论坛精彩发言摘登

29.06.2016  13:08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主战场。“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旨在通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先机,推进中国的制造强国进程。

  从青海看,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制造强省的决心从未动摇。作为青洽会主题论坛的活动之一, 6月21日, 2016青洽会“中国制造2025”专题论坛开坛。论坛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青海大学承办。举办“中国制造2025”专题论坛,是希望围绕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中国制造2025”热点内容,研讨“互联网+工业”、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推进青海省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中国制造2025与创新发展

  谈起“中国制造2025”,先要从中国制造10年行动纲领“怎么看”、“干什么”、“怎么推”分析开来。世界金融危机后,西方世界负债型消费支撑的需求大幅萎缩,传统批量式生产趋势被抑制。因此,在新一轮的周期中,产业结构升级变成一种必然的选择。各国酝酿竞争新动力:科技革命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引发新型生产模式和产业变革。

  各国相继出台制造业发展政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希望以信息技术优势整合制造业,主导新产业生态体系话语权;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4.0”,希望应用信息技术保持装备供应优势,这是乙方(装备供应商)主导的甲方生产方式变革;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国制造2025”,希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全方位的智能转型,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纵观历史,大国成长,制造业为战略必争;大国博弈,工业革命不可缺席;服务业是毛,实体经济是皮,制造业是“真皮组织”很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制造不动摇,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目标确定,接下来就是“干什么”了,要突破路径依赖,使中国制造“由大转强”,必须要把握创新发展的主题,解决“强”的关键,在于创新突破。围绕两化融合这条主线,瞄准智能制造这个主攻方向,将着力点放在基础能力和集成水平的提升上,秉承“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原则,通过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的一揽子工程,突破产业创新的瓶颈,打好升级基础,引领先导共性技术变革前沿。

  为保障中国制造的战略支撑,我们将通过功能性政策支持创新,比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等等手段,使得中国制造业2025年步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

  一些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强国行列,成为引领者之一,如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航天装备;一些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强国行列,并开发出一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如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新材料、生物制药等等,在产业化和应用层面实现历史性进展。

   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

  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2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而早在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的19.8%,已经超越美国的19.6%,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不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薄弱,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高端装备的关键基础零部件依赖进口;产品多数附加值较低。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我国制造业所处阶段和现状。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归本土,发展中国家低端制造业低成本竞争优势,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等等又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和制造强国,必须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今天,国内需要的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2013年用汇2313亿美元,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大宗进口商品。以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圆珠笔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产出国,仅浙江桐庐每年生产7亿支圆珠笔销往世界各地,不过,我国企业只能生产笔杆和笔帽,看上去很不起眼的笔芯核心技术,却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成本用来为“空芯化”买单了。

  因此,在未来十几年中,中国制造要突破一批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化的步伐,坚持产需结合;着重解决已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的“四基”产品和技术的市场推广难的问题,解决终端用户的使用问题;围绕“三基”建立一批创新平台、培养创新团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制造”都成为“显学”,行业内有不少的声音这样看待:利用互联网从制造业变身“智造业”,中国制造业谋变,互联网+是未来……

  将视角放到理论视角理解辨析,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是长尾经济(“互联网+制造”的理论基础之一)与生产范式变迁,其实就是传统大规模、集中式、同质化的生产范式向小批量、分散式、个性化的生产范式变迁。或者从互联网+制造与制度变迁层面看,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时代,我们可以观察到从产业到经济乃至社会的各类制度和规则都在发生改变,在动态变化中逐步达到新的制度均衡。

  而从生产范式的变革机遇看,表现在从大规模集中式制造转向小批量分散式生产,从同质化产品提供转向个性化定制,从单向灌输产品转向客户全程互动参与的转变。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猪八戒网:已实现26亿元交易额,涉及的服务领域包括设计、推广、开发、装修、写作等;尚品宅配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安装,以及售后服务的全部流程,消减线下实体销售店,以定制体验店提升消费者感知;海尔集团天樽系列空调,在研发设计过程中搜集用户的产品需求,通过网络资源平台与67万个空调用户进行互动,掌握了用户在当下的切实需求,最终诞生出风洞式的“异形家电”等等。

  于是,企业转型的路径模式,向着企业信息化横向和纵向集成,企业生产方式的智能化改造,更加关注长尾需求和市场,让客户全程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大力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提升向价值链两端拓展的能力,适应生产组织方式从集中走向分散等等方面汇集。

   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设想

  面对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我们坚持路要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工业4.0和智能制造是愿景,开始走向现实,其核心是基于物联网和无线通信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但千万不能一窝蜂“大干快上”;制造业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快工业2.0和工业3.0的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从模仿和“山寨”圏子里跳出来,致力于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玩家; “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搞智能化”,欲速则不达,一味追求跨越是不可取的;目前企业差别很大,大多数需要认真补上工业2.0和3.0的课,认真理解工业4.0的精髓,不要急于求成。

  智能制造的困扰是设备和装置的失效,随着使用时间推移,设备零部件会磨损,性能会衰退,最终导致故障和停机。

  预测型智能制造通过掌握设备实际的“健康”状态,不是在故障发生后去抢修,或过早地将可继续用的部件进行不必要更换,从而降低维修费用和生产成本。

  大数据分析是预测型制造的重要手段,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协同交互,可以借助数字化云端镜像、进行仿真和优化,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要澄清智能制造的若干概念,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制造,数字化≠智能化;由具有图像识别或力传感器的机器人和具有位移、振动、温度传感器的数控机床构成的系统才属于智能制造范畴。

  互联网+WiFi≠智能制造,它们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是手段,但绝非智能制造的全部内容,离开物理的生产过程和实体设备,互联网什么也不能生产出来。

  自动化、数字化是智能制造基础,但不等于智能制造,不能够感知和思考,不会交互和通信,就算不上智能。

  鉴于上述认识,对于我省实施智能制造我有几点思考与建议: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相关领域标准及基础,并加快宽带网络演进升级,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融合发展,加强对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其次,扩宽资金渠道,促进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充分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工业转型升级专项、智能制造专项等现有资金渠道,加快核心关键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控系统等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依托相关联盟,分行业打造试点示范工程,围绕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优秀试点示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并培育发展一批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系统化、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体系。(黄晓姝 宋翠茹)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