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我讲故事】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18.05.2019  05:51

“青青的山,蓝蓝的海,高天上流云映花开,遥远的青海,遥远的青海,踏着牧歌向你我走来……”熟知这首《青海梦》,缘于第一次走进环湖赛,成为“环湖人”。当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响彻在终点站省外赛场的上空时,毫不掩饰地说,我几乎热泪盈眶。

这份感动,缘于青海,缘于环湖,更是缘于这份职业,这份一直在路上的新闻职业。

在路上,我们一直在路上,踏着沿路的风景,从容而行,笑对每一个花开花落的日子,记忆犹新。

那是2014年11月10日,我和省垣同行一起深入三江源腹地,感受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变化。活动开始第二天,我所在的青南采访组前往我省海拔最高的玛多县,采访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生态保护情况,由于途中积雪较厚,采访车辆走到半山腰,不断打滑,难以行进,司机师博不断铲雪,多次尝试,才使得车辆得以前行。

在海拔4160米的牛头碑附近,我们遭遇了狂风,大家手拉着手前行,每前进一步都相当困难,身穿军大衣还冻得发抖,我第一次在牛头碑留下了难得的照片,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离开牛头碑时,天色已经慢慢变暗,驱车返回玛多县的路上,由于行程远,路况差,采访车辆意外发生爆胎,此时,车外的温度已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大家顾不上寒冷,纷纷下车,女记者们举着手机照明,男记者和驾驶员一起换轮胎。高海拔和低气温使得换轮胎的每一个步骤都十分艰难,尽管如此,采访组一行仍然信心十足。“艰苦路途,我们一直会加油,我们,一直在路上。”这是当时我们青南采访组互勉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也正是有了这次生态环保媒体行,我与三江源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年来,我到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白扎林场、感受过澜沧江畔昂赛之美,到过青海最南边的娘拉乡,感受最原始的制盐工艺,也感受过在曲麻莱停电、停水,门、窗透风的房间里,穿着所有能穿的衣服,钻在被窝里写稿子时的窘迫,同时,我也深深体会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和担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也是青海解放70年,伴随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栏目的开启,我再一次走进三江源,蹲点采访。恶劣的气候环境,每日的车马劳顿,却挡不住我们采访坚守在三江源头的“生态人”马贵、视可可西里如生命般珍贵的袁广明、热爱家乡的生态管护员索索、腾出卧室专设“野生动物公寓”的公巴白玛时的执着和感动……

一路歌唱、一路风景……三江源,草原是我的家,雪山乳汁养育了牧人,山间小溪汇成江河、滋养万物,成群的野生动物来牧场做客……如果没有我们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我们采写的新闻报道不可能接地气、鼓士气、聚人气;如果没有我们扎根基层,勇于吃苦,采写的新闻又如何能“闪光”。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故事在基层。新闻从哪里来,新闻采访难,写出好稿更难,这些苦恼在当我走进基层时,迎刃而解:与基层群众在一起,新闻自然而然就有了,而且会更加立体鲜活。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下瓷器活。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环环相扣、互为补充、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我们只有走进基层用心、用情、用力,才能磨炼成为一名合格媒体人。也只有争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才能真正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创作出更多冒着热气、带着露珠、透着温度的好新闻、好作品。

践行“四力”,我们一直在路上。(林玟均)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