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潜力 拓空间 促体育文化与旅游良性互动

22.11.2017  12:08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海西州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有效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大力整合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促进了体育文化与旅游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全力建设海西旅游文化名州,助推海西经济转型发展。

  今年以来,海西州加大国家、省级文化产业扶持资金争取力度,鼓励各地成立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培育中小微旅游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对区域内重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项目予以扶持。德令哈市尕海湖湿地公园、柴达木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天峻哈熊沟、乌兰金子海、柴达木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列入国家藏区项目库;水上雅丹、天空壹号景区列入国家优选项目。前三季度,全州共接待游客1329.39万人次,同比增长42%,完成目标任务106.29%;旅游收入81.01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目标任务112.51%。全州文体产业经营单位790家,从业人员2150人,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9%。已开工旅游项目35个,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59%。

  以建立文化旅游名州为目标,以节会带动旅游人气,实现文化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州级层面先后成功举办“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2017哈拉湖冰雪英雄会、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射箭精英赛等文化体育活动2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赛事3项,国家级和省级赛事10多项;县级层面各地举办“柴达木之夏”文艺演出50余场、各类旅游文化艺术节活动100余项;“天空之镜盐湖情缘”舞台剧编制完成;掐丝唐卡、民族服饰、昆仑玉和盐雕等手工艺品走向市场,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海西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传承人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3项、传承人24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87项、传承人268名。

  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重点,积极搭建柴达木旅游攻略微信和《柴达木旅游报》两个宣传平台,开通运营海西州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展与巴州、酒泉市的区域旅游合作,设计制作海西州旅游形象标识、旅游宣传册、手绘地图等。各类户外广告以及系列旅游文体活动宣传成效明显,已形成多渠道、高密度叠加的旅游宣传营销新态势,青甘、青藏旅游大环线得到广大游客认可,其中青甘大环线成为自驾游首选,“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有效提升了海西旅游知名度。近年来,海西州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有效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大力整合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促进了体育文化与旅游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全力建设海西旅游文化名州,助推海西经济转型发展。

  今年以来,海西州加大国家、省级文化产业扶持资金争取力度,鼓励各地成立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培育中小微旅游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对区域内重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项目予以扶持。德令哈市尕海湖湿地公园、柴达木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天峻哈熊沟、乌兰金子海、柴达木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列入国家藏区项目库;水上雅丹、天空壹号景区列入国家优选项目。前三季度,全州共接待游客1329.39万人次,同比增长42%,完成目标任务106.29%;旅游收入81.01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目标任务112.51%。全州文体产业经营单位790家,从业人员2150人,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9%。已开工旅游项目35个,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59%。

  以建立文化旅游名州为目标,以节会带动旅游人气,实现文化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州级层面先后成功举办“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2017哈拉湖冰雪英雄会、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射箭精英赛等文化体育活动2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赛事3项,国家级和省级赛事10多项;县级层面各地举办“柴达木之夏”文艺演出50余场、各类旅游文化艺术节活动100余项;“天空之镜盐湖情缘”舞台剧编制完成;掐丝唐卡、民族服饰、昆仑玉和盐雕等手工艺品走向市场,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海西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传承人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3项、传承人24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87项、传承人268名。

  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重点,积极搭建柴达木旅游攻略微信和《柴达木旅游报》两个宣传平台,开通运营海西州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展与巴州、酒泉市的区域旅游合作,设计制作海西州旅游形象标识、旅游宣传册、手绘地图等。各类户外广告以及系列旅游文体活动宣传成效明显,已形成多渠道、高密度叠加的旅游宣传营销新态势,青甘、青藏旅游大环线得到广大游客认可,其中青甘大环线成为自驾游首选,“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有效提升了海西旅游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