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加强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27.10.2015  10:50

  近年来,海东市坚持“四个注重”,不断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服务体系,构建服务格局,进一步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全面推进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注重队伍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以“五有五能”为标准,坚持选、育、用、管并举,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优秀现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学生、复退军人等群体中培养选拔任用村党组织带头人,全市通过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3152名,平均年龄为45岁。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总数11780人,其中35岁以下占14%;少数民族占42%,高中以上学历占21%,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精干高效、运转协调、充满活力”的村(社区)“两委”班子,努力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队伍,强化了党对农村各项事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力量支撑。

   注重学习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健全学习教育培训机制,将学习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村级活动阵地资源,通过上党课、专题辅导、集中轮训、远程教育、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党员理想信念、基层党风廉政、党规党纪、法制宣传、农村实用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2015年上半年,全市共培训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13669人(次),基层党员63715人(次)。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大局意识、法治观念、理想信念、执政水平、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强化责任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全面推广“三议一表决”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落实《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委会工作职责》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明确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的贯彻落实作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规范了三者间的职权范围,并依照“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的流程,镇、村两级干部集中接待群众,直接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共同协商对策,访民情、解民意,为群众解疑释惑。各农村党组织通过征求党员群众各类意见,打造了民意诉求、政策服务、维护稳定、民主管理的平台,架起了村干部和村民交流沟通的“连心桥”,切实提高了党支部的民主决策水平,有效增强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党员意识,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积极搭建平台,构建服务格局。 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制和村民事务代办制,积极拓宽服务渠道,主动开展政策宣传、科技指导、法律援助、矛盾化解、证件办理、困难帮扶等“一站式”便民服务,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同时,针对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办事相对困难的实际,主动上门帮助办理。截至目前,六县(区)坐班村干部接待村民办事和群众来访98145人次,办理村级事务30859件,调解矛盾纠纷4498起,代办群众事项5.8万余件,办结率达98%,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真正实现了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认真解决了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海东市委组织部段广恩)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