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扶贫”让村民搭上致富"快车"

13.03.2018  22:41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樊永涛  摄影报道) “听鲍书记说,厂子很正规,工作环境也好,你去了以后好好干!”清晨,在青海省湟中县卡阳村,村民杨贵成的父亲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叮嘱到……标有“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标语的中巴车停在村口,正等候着村民上车。3月12日,对杨贵成来说是特别的一天,和他一样,卡阳村22名村民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驻村“第一书记”鲍武章的帮助下,来到青海青藏牧场乳业有限公司,找到了稳定工作。

  “厂子真大!工作环境真好!”一下车不少村民就感叹到。28岁的杨贵成,从初中毕业便开始在青海各地打工,作为卡阳村较早的外出务工人员,他道出了其中的辛酸:“之前打工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小企业,工作不稳定,工作环境还差,能到这样的正规企业上班,不仅会改变我的命运,也让我更加从内心坚定‘勤劳致富’的信心!”

搬入工人宿舍

  “公司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工作,还管吃管住,宿舍还有无线网。”走进员工宿舍,50多岁的村民代发军高兴的说。代发军是村里一名“光棍汉”,长期以来靠着几亩薄地和外出打临工,与年迈父亲相依为命,春节期间,“第一书记”鲍武章上门找到他,告知省上有个大企业,工作不仅稳定还管吃管住,这让代发军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本来这次工作机会都是年轻人的,但鲍书记给我争取到了,我就要好好干,不能给村里丢人。”代发军说。

参观企业生产车间

  “有了这份工作,我们夫妻俩就不用分开打工了。”刚刚结婚不久的李保洪夫妇,之前还在为夫妻俩异地工作而愁苦,当从村委会和住村组成员口中的得知青藏牧场乳业在召人,就急切地找到村委会报名、投简历。“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夫妻宿舍,特别贴心。以后每个星期我们还能回家看看父母,在外面打工哪儿能享受到这种待遇。”李保洪告诉记者。

  “这22名村民将成为我们的劳务输出先遣队,今后我们希望还有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劳务输出中去,走出家门、开拓视野、发家致富。”卡阳村“第一书记”鲍武章告诉记者,作为帮扶单位,住村组和村两委班子一直在为村中待业青年寻找谋求就业机会,通过面对面宣讲、座谈的形式,引导村中青年“走出去就业,回家乡创业”,探索劳务输出新模式,并通过政府组织等渠道输出就业。“劳务输出工厂事先我们都已经做了考察,村民们进工厂后,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不错,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就牵线搭桥。”鲍武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