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倾力打造拉面领军品牌

08.09.2015  18:39

  省、市、县有关领导实地调研化隆拉面经济发展情况

  拉面培训

  化隆拉面品牌示范店的股东合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化隆回族自治县广大群众在能人的带动和政府的引导、支持下,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创出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路子。2014年,常年在外从事“拉面经济”的人员达到1.24万户7.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利润18亿元,分别占全市拉面经济营业收入的57.4%和56.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599.7元,其中拉面经济收入占40%,拉面经济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有“半壁江山”。

  目前,这一地方优势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的关键词是提档升级、打造品牌。为此,化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以而今从头越的精神气魄力求锻造拉面经济领军品牌,使这一产业在国内立于不败之地的同时,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有所作为。

  夯实发展基础

  从2002年起,历届化隆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拉面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龙头”来抓,提出了“劳务富县”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意见》。2007年以来,县财政累计贴息近1260万元,为2300多户急需资金支持的群众发放拉面经济担保贷款近2亿元,有效解决了外出发展拉面经济和继续扩大规模群众的资金问题。

  在此基础上,化隆县就业、扶贫、教育等部门协调配合,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各类培训项目,重点围绕拉面经济扎实开展了拉面经营户创业和烹饪等技能培训。“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投资1840万元,对3.4万名农村劳动力开展了拉面匠、厨师等工种的技能培训,为拉面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型实用人才。2010年化隆拉面代表青海唯一特色餐饮入驻上海世博会中华美食街、世博园区世博村清真餐饮区,并获得了“服务世博名特菜点”的荣誉称号。2010年在中国(宁夏)国际贸易洽谈会暨中阿经济论坛回族传统名小吃评比中,化隆拉面获得了金奖,化隆拉面及其系列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实践证明,拉面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涌现出了一批“拉面村”、“轿车村”、“老板村”和“小康村”,部分从事“拉面经济”的群众也逐步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在拉面经济的带动下,全县走出去创业就业的人越来越多,劳动力输出从2000年的4.6万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11万人(次)。

  打造品牌之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当前化隆拉面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经营理念落后,服务不规范,拉面店整体上存在“散、乱、单、弱”的问题;加快拉面经济发展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资金支持和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品牌化连锁经营水平低,与现代快餐行业品牌优势的差距大;随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消费者对饮食要求的提高,对拉面馆在自身服务、餐饮档次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和集团连锁发展的味千拉面等餐饮品牌严重威胁着化隆拉面的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

  这一切让“化隆拉面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化隆县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县份,清真餐饮文化传统历史悠久,饮食制作对回族群众可以说是与生俱来,有利于引导发展。拉面经济已经完成了从艰苦创业向规模经营的发展,广大从业人员经过多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拉面经济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拉面经济成功人士和龙头企业的带动等,对化隆拉面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巨大资金支持为拉面经济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化隆县特殊的县情,加之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活,主导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小、能力弱,拉面经济成为吸引群众创业就业的主渠道。由于准入条件低、资金回笼快,发展拉面经济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

  基于此,化隆拉面走品牌化道路势在必行。当务之急是深入挖掘穆斯林餐饮文化,充分发挥拉面经济在吸纳就业、增收致富方面的带动作用,继续采取政府扶持、资金扶持等方式,充分利用“化隆牛肉拉面”的品牌优势,鼓励更多的城乡剩余劳动力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积极投身拉面经济,促进拉面经济规模发展。做好“化隆牛肉面”后续产品的研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商品性生产、加工、销售及物流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和牛羊、土鸡、黄河鱼的养殖、屠宰、加工、仓储、配送的一条龙服务,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开辟新的行业,延长拉面经济产业链。牢固树立拉面经济产业化发展理念,引导经营企业采取抱团方式“走出去”,走连锁经营和公司化经营的路子,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引导广大经营户牢固树立品牌发展意识,自觉主动地承担发扬和传承“化隆牛肉拉面”品牌的责任,最大限度地挖掘品牌附加值,实现品牌效应。

  理清发展思路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化隆拉面经济正处在提档升级的关键期,“精耕细作挖潜力,转型升级上档次”是发展拉面经济的战略任务。为此,化隆县委、县政府通过组织人员到拉面馆集中的大中城市与拉面经营户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座谈,组织省社科院专家教授、社会各界人士举办拉面经济研讨会等形式,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化隆拉面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素质要求,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输出”和“培训一人、成功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合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采取长班培训与短班培训相结合、职业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县内技能培训与省外(SYB)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升培训层次,切实让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掌握既符合自身特点,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增强拉面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探索建立“纵横管理”模式,纵向以省、市、县、乡、村五级管理体系为骨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拉面经济的工作格局;横向强化输入地政府之间的联系协调,建立输入地、输出地政府牵头,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协同,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体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劳务信息、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部门间的协作,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统筹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惠农政策兑现、劳动监察、子女入学、小额贷款发放、相关证件办理等事宜,形成支持拉面经济的强大合力。加强拉面协会、流动党支部、拉面工会等组织建设,强化对驻外办事处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力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及时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着力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外出从事拉面经济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同金融部门的协调联系,继续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创业贷款、劳务周转金借款、“三农惠民”贷款等资金扶持,切实加大对拉面经济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设立创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拉面经济创业贷款担保、创业奖励以及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各项税费优惠和减免政策,为发展壮大拉面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从政策、资金、技能等各方面提供扶持,促进从事拉面经济的群众返乡创业。扶持培育新的餐饮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对推动化隆餐饮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带动拉面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