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化隆县农业工作亮点频现

25.12.2014  10:41

      近年来,化隆县紧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工作目标,按照“一体两翼四带”的方略,立足川、浅、脑不同类型生态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结构、育特色、扩规模,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农牧业工作亮点频现。
      一、水产养殖。化隆县水产养殖最先于2008年在甘都镇西滩村的进财养殖专业合作社实验养殖成功,近年来,充分利用11万亩水域资源优势 ,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和兴办水产养殖合作组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截至目前,化隆县已累计建成方形网箱611个21996㎡,深水圆形网箱42口19656㎡,全县网箱面积累计达到41652㎡;水产养殖合作社达12家,其中获得“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称号的有10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有6家,带动农户202户,年投放鱼苗75万尾, 实现捕捞产量52.6万公斤,实现产值2104万元,纯收入631.2万元,水产养殖已成为化隆县的朝阳产业。
      二、设施农业。 为改变农业靠天收入的状况,化隆县农业和科技局从2002年开始依托黄河谷底优越的自然条件,依托“黄河彩蓝”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按照“集中、规模”的发展思路,采取项目带、政策扶、科技促等措施,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截止2014年底全县累计建成节能温室2389栋(自然栋)1839亩,其中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1013栋,普通日光节能温室1376栋,“黄河菜篮”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178栋,拱棚75座;建立了50栋以上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基地13处,百栋以上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基地5处,从事蔬菜生产的合作社8家、公司3家,带动农户325户,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使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14年化隆县实现蔬菜产值2368.4万元,蔬菜生产人均纯收入103.2元,成为化隆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三、全膜马铃薯。2009年化隆县农业和科技局首次引进全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在石大仓等4个乡镇中示范种植2000亩,并获得了成功,之后播种面积逐年增加,2014年投入1497.6万元(县财政配套57.6万元),在化隆县马铃薯主产区的扎巴、石大仓等14个乡镇、12个专业合作社的20721户农户中种植全膜马铃薯10.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8.5%,形成了以青薯9号、青薯168号等品种为主的加工型品种薯,以青薯2号、陇薯1号、乐薯1号等品种为辅的品种布局。经实地测产,10.5万亩全膜马铃薯获最高亩产4034.8公斤,平均亩产达到1975.4公斤,较大田亩均增产354.5公斤。按85%商品率、市场价每公斤0.95元计算,亩产值1713.6元,项目区全膜马铃薯总产达20741.7万公斤,共实现产值1.8亿元,实现纯收入1.33亿元。
      四、杂交油菜。油菜是化隆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998年化隆县农业和科技局在扎巴镇拉一村首次引进示范种植青杂1号(原青油331)杂交油菜120亩获得成功。近几年来,化隆县农业和科技局依托粮油高产创建、杂交油菜等项目,狠抓优质油菜产业发展,2014年全县杂交油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覆盖15个乡镇、2个管委会,种植的主导品种为青杂5、7号两个品种,其中青杂5号种植面积达5.3万亩。单产由2008年的139.04公斤增加到2013年的162.5公斤。
      五、冬小麦种植。近年来,化隆县把冬小麦推广种植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增产,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举措来抓,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零星种植逐步实现了川水乡镇全覆盖,品种由原先的京农411、蓝天15号推广为现在的优质中麦175。2014年,在全县在沿黄川水地区和部分沟岔水地共推广种植中麦175优质冬小麦5万亩,其中群科镇13074亩,甘都镇18121亩,牙什尕镇11524亩,雄先乡4100亩,公伯峡管委会3181亩,占全县麦类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左右。2014年冬小麦总产量达到2312.5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31.9%,亩均产量为462.5公斤,比春小麦亩均增产50公斤,共增产小麦商品粮250万公斤。
      六、青稞和豌豆种植。为了积极培育当地新、特、优农产品,近年来,化隆县在浅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青稞和优质豌豆,2014年全县共推广种植以柴青1号、昆仑13号、北青系列为主的优质青稞3.5万亩,以草原224、草原24、草原23为主的优质豌豆3.44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7%和12.5%, 正常气候条件下,青稞在化隆县种植最高亩产可达300公斤左右,亩均产量为150-200公斤左右;豌豆最高亩产可达250公斤,正常年间亩均产量为150-200公斤左右,豌豆现行市场价格为3.4元/公斤,豌豆种植比春小麦亩均增收80元左右,青稞和豌豆已成为已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变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