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 心连心 闯出一条共同富裕路——化隆回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纪实

20.09.2018  10:04

化隆县委书记刘建昱与拉面匠交流 李玉峰 摄

  青海新闻网讯 “九曲那个黄河十八道弯,湾里头有个化隆县……化隆人潇洒走天涯,天南海北结人缘,结人缘……”一首《山水化隆》唱尽了化隆的山山水水,道出了化隆人闯天下的拼搏情怀。

  从平安区出发,翻过马阴山就是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地界,按地理划分来看,化隆可谓是“八分山、一分水、一分川”。这里是一个以回族为主,汉、藏、土、撒拉等12个民族聚居的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4%,各族信教群众占全县总人口的80.9%。民族团结是这里永恒的主旋律,各民族之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成就了现在的化隆县。

  在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以来,化隆县将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和长远性任务来抓,高起点谋划、全方位推进,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274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闪烁着各民族携手并肩、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画卷。

   重宣传 教育引导群众共繁荣

  宣传教育是任何一项工作的“先手棋”,在这一点上,化隆可谓是做得有声有色。

  近年来,化隆县切实加快农村政策法规、法律知识、卫生医疗、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以及“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县委宣传部作为牵头单位,联合组织政法委、统战、农牧、卫计、民宗等多个部门分两组在全县17个乡镇、2个管委会开展的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送义诊、送温暖“冬日六送”大型下乡宣传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展板、宣讲组宣讲、文艺汇演、现场义诊、入户慰问等多种形式,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受到普遍好评。

  仅今年“冬日六送”期间,全县共集中宣讲党课17场次,发放慰问金28余万元,为全县9个乡镇共40个村配发社火服装和乐器价值达62.8余万元,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

  化隆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冬日六送”活动注重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到了农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就送什么。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化隆县第二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共有1201名,占全校学生的61%。学生马婧婷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达80多万元的治疗费愁坏了一家人。学校组织捐款,呼吁社会捐助,在武警官兵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马婧婷的病得到救治;学生李红云,得到大连理工大学支教老师张鹤云联系相关企业老板每年1000元的资助;学生徐存玲患了白血病,学校组织捐款的同时,安排她的弟弟徐青良和她同班就读,现在姐弟俩成了全县的尖子生……

  这些都是印证“同一首歌”校歌的生动实例,也正因为这样,该校成绩在全县遥遥领先,文艺节目、书法比赛等活动也出类拔萃。

  县级领导进寺院宣讲、节日期间开展各种“一家亲”活动、评选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开展爱心支援服务活动、拍摄《拉面王子》、首次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拉面店”活动……

  化隆县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经在各民族群众的心中扎下了根,开出了绚丽多彩的团结之花。

  化隆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冶青峰表示,在学校、医院等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点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文化自信;在县和乡镇党委政府等面上,通过将民族团结融入到杏花节、射箭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推动融合发展。这些都是化隆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亮点,特别是针对某一个矛盾纠纷,县乡联动协调、破解难题、促进发展的方式解决了一些很大的矛盾纠纷。

   小拉面 铺就和谐共富小康路

  “一碗拉面”,让他们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创了牌子;“一碗拉面”,让他们走出大山,摆脱了贫困,第二代、第三代拉面人又有了许多新的梦想——建成全国配送拉面食材的“中央大厨房”、通过“互联网+”让这碗面走向全世界……

民族团结宣传 李玉峰 摄

拉面技能大赛 李玉峰 摄

  30多年前,当第一批化隆拉面人走出大山,面对山外的陌生世界时,他们既不自信,也没有底气,唯一能做的就是靠着勇气多卖出几碗拉面,多挣几个钱。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近10万化隆农民靠拉面经济脱了贫。

  走进“拉面产业孵化基地”和省扶贫拉面产业培训服务中心的展厅,墙壁两侧挂着一幅幅化隆拉面发展的宣传图片,对拉面文化、厨具餐具、食材原料、劳务输出等做出了全面地展示,展厅西侧还有一间圆形开放式的拉面演播厅,可进行视频会议、培训等活动,内设有音控间,可以满足舞台灯光音响调控及视频传输。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提高拉面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自身素养,他们在这里将录制好的教学视频通过互联网上传到相应网站,让全国的拉面从业者都能共享到这一资源。

  穿过“拉面课堂”的演播厅,就来到了“拉面电商中心”,这里的展台内摆放着我省各类特色农产品及拉面原材料的样品,展台左侧是中国拉面网客服中心,周围摆放了一些关于拉面产业的产品,碗筷、灶具,一应俱全。

  面对一个大型液晶显示屏,工作人员介绍说:“拉面店主在这个网上注册认证后,可以获得大量动态的信息、数据,促进各拉面店主的信息交流,对整个拉面业起到推动作用。”

  朱和青是化隆县甘都镇东一村的汉族村民,近日刚从宝鸡市的拉面馆回家。“这两天饭馆那边不忙,正好抽出点时间回家看看。”朱和青说。

  朱和青一家原本靠打零工生活,随着儿子的逐渐长大,打工已经不能满足生活所需。在同村回族朋友的鼓励下,其儿子去同村人开的拉面饭馆学手艺。历经三年,手艺学成后与回族朋友共同在宝鸡市开了一家拉面店,每人年纯收益就达15万元。

  “信任是最大的基础,相互不信任,回族朋友就不会找我儿子开拉面馆。现在我们的信任程度已经到了不看账目的地步……他俩准备还要开一家咧!”朱和青高兴地叙述着儿子的成功经验。

  挣到了钱,朱和青还打算将老家的房子重新修葺一番,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在化隆县,这种由两个民族的人合伙开办拉面店的事例很多很多,大家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等方式贷款走上了拉面经济的致富路。

  当谈起拉面经济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时,化隆县就业局副局长马建国表示,拉面经济增进了拉面人对其他民族的了解和信任,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共同稳定繁荣发展,树立了拉面人在大城市中的“化隆形象”。

  近五年里,“拉面电商中心”辐射的拉面店已经从起初的1000家达到了50000家,整整提升了50倍。全县有10人在全国271个城市和11个国家开办了1.5万家拉面店,拉面经济年产值超过了150亿元,农民纯收入的53%来自拉面餐饮行业或相关产业。

   真服务 构建区域和谐大家庭

  民族团结的核心就是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党委政府,做好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化隆县巴燕镇南街社区位于县城以南,与县委县政府斜对角,共有驻辖区单位33个,群众1440户5600人。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的居民,居委会设立了快捷便民服务大厅、社会工作服务站、4点半课堂、民族之家、爱心厨房、社会治理办公室、矛盾调处室等。多年来,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苏建英认为,把社区的各族群众服务好了,就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最大功绩。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南街社区有一男子,因吸毒致使家庭破裂,与邻里的矛盾纠纷不断。苏建英得知情况后,亲自披挂上阵开始了“感化他人”之路。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不理解始终没有打消苏建英的积极性,个人力量不够,她就发动全社区的老党员、志愿者轮番对其教育沟通,终于融化了该男子冰冷的心。“他终于开始和我们交流了,态度也转变了。我就瞅准机会帮他开办了一家拉面店……”苏建英说。

  在进行拉面馆贷款时,苏建英全程参与、监督着该男子的经营行为,直到他彻底成功后才退出。

  在苏建英的感化和帮助下,该男子的毒瘾已经随着往事烟消云散,还成了小有名气的拉面馆老板,并主动担负起社区的义务宣传员,热心着社区的各种活动。

  苏建英表示,这件事是她最高兴的一件事,这些心酸的付出不仅救了一个人,还救了整个社区、整个社会,对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和推动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社区的工作总是琐碎而又繁重的,社区干部的中心工作大部分是上门服务,坐班的时间很少。

  “我们跑了三趟才给社区80岁的张金莲老人续了低保,经常会到一些少数民族老人家中问候,经常会因为一件事跑一家去讲政策、做思想工作……”南街社区工作人员蒋秀红介绍说,有些居民文化程度低、不识字、一些简单的表格和申请都不会填写,有些居民腿脚不方便,办事来不了社区办公地点,有些居民观念落后不会办事,这些都需要社区干部上门入户服务。

  4点半课堂解决儿童放学后无人照料的问题,日间照料中心让孤寡老人有地方去,矛盾调处让邻里更和睦,志愿者队伍让社区文化活动更丰富……南街社区的一项项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心。

  “我们这些老人一天没事干,来这里能一起打打牌,聊聊天,日子就过得快一点……”王老太太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一边晒着太阳、一边高兴地说。

  除了社区,化隆德加卫生院也是将服务当作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核心内容。该院大力宣传民族政策,积极营造浓厚创先氛围,充分利用医务服务的平台,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加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一步夯实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的群众思想基础,不断推进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的深入开展。

  该院院长张治平说,破解语言不通、距离较远、观念陈旧的难题,在医务活动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落实党和国家惠民事业的重要方式。

   促团结 各族群众走向新生活

  常言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将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的例子不多。甘都镇东一村却是例外。

全民动手植树造林 李玉峰 摄

化隆县庆文艺演出 周海新 摄

  东一村坐落在黄河北岸,共有回族、撒拉族、东乡族、汉族2367人。50多年前,由于响应政府的好政策,周边5个村土地少、吃不饱饭、盖不起房的家庭纷纷搬迁到了这里,最远的来自于甘肃省。所以东一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迁移村。

  原前由于该村人员构成复杂,临近交通要道,治安及团结一直是村“两委”班子的头疼事。但现在那种情况已经成为过去,在外乡人眼里,东一村开满了“团结花”,因为在这个村庄,不同民族的村民不分彼此,房子一起盖、农活帮着干、有难大家扛、逢年过节共同张罗。

  “父辈们常说,我们民族不同、信仰不同,但都靠着黄河水滋养。”村妇联主任张玉莲说。

  东一村汉族人口少,是村里的“少数民族”。为满足汉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村里专门投资3万元组建了传统社火表演队,配备了表演服装、广场音箱等社火表演器材,逢年过节,村里都支持社火队彩排节目,载歌载舞。“在落实每一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惠民政策时,村‘两委’班子都会统筹考虑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这为东一村各民族和睦共处、团结稳定打下了基础。”东一村村委会主任韩进禄说。

  2015年,东一村投资10万元,全覆盖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家家户户安装了十户联防报警器,组建了一支治安联防队伍。这是东一村最新鲜的事,也是“一户有难题,九户全响应”的民族团结真实写照。

  2016年冬天,冶二卜家的儿媳妇生孩子,半夜按报警器,大家齐心协力将其送往医院;田小七家里着火,按了报警器,其他九户喊了村民,一起扑火,抢救财产……这都成为各族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同时,东一村将民主、平等、互助的理念贯穿到每一项惠民事业中,赢得了民心,也促进了发展。全村共有十星级平安家庭158户,117户村民在外地开拉面馆年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投资7500万元新修建了广场、主干道等基础设施。

  小村子折射大发展。截至目前,化隆县共有69个贫困村16577名贫困群众脱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力军。

   讲奉献 拉面匠爱心故事传四方

  化隆拉面匠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不仅主动适应当地管理,自觉提升遵纪守法、维护团结的意识,也积极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为输出地和输入地社会的和谐稳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灾害面前,大家都是深圳人。”这是在广东省深圳市开拉面店的杨毛沙在2015年深圳发生山体滑坡后说的一句话。

  2015年,深证市光明新区发生山体滑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来自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的杨毛沙第一时间组织当地的拉面人,践行大爱之心,累计捐送爱心餐7000余份、矿泉水1500余箱,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许。

  拉面匠王永华常年坚持不懈做公益活动,在苏州开拉面店的8年里,他每年大年初一至初六,都会请附近的环卫工人吃面,每天至少免费送出100碗拉面。

  拾金不昧的马牙古拜、见义勇为的崔宝巍、免费为10万人次受灾群众送爱心拉面的马成义……爱心拉面匠们用行动颂唱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此外,2007年由化隆县工商联牵头组织各民营企业家开展了“学子圆梦”活动,已经累计向贫困大学生捐助金额885万元,资助2180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学子圆梦”已成为化隆助学工程的一个响亮品牌。

  天渐渐凉了,在这个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地方上,那些拼搏奋进的化隆人却没有丝毫停歇。

  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下,他们相扶相携,共同缔造着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