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拉面弹出创业曲

18.08.2015  11:03

  青海新闻网讯 最近,一向寂静的卡力岗山村突然热闹起来,在农户家门口停放着天南海北各个城市车牌的高档小轿车,这成为偏僻乡村的一大景致。

  由于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山区,分布着阿什努、德恒隆、沙连堡3个乡。因干旱、闭塞、土地贫瘠,被列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近日,记者在阿什努乡遇到了从内地回乡过节的马二卜。马二卜用混合着青海味与江浙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11年前,他外出在一家拉面馆当小伙计,学了手艺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拉面馆,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如今,他成了杭州一家拉面馆的老板。在卡力岗山区,像马二卜一样,很多农民靠外出开拉面馆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我开面馆,当老板,这要感谢带头外出搞拉面经济的马贵福,是他让我看到了开拉面馆致富的希望。”马二卜说。26年前,阿什努乡农民马贵福怀揣着东挪西借的5000元钱到了厦门,在厦门火车站附近开了家拉面馆,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马贵福在厦门站住了脚,挣上了“第一桶金”,这在贫瘠的大山里引起了轰动。

  致富不忘众乡亲。回乡探亲的马贵福看着乡亲们低矮破旧的土坯房,看着他们期盼致富的眼神,心里不是个滋味。于是,他带着村里的45个年轻人到厦门的拉面店打工。

  2008年,马贵福的化隆拉面餐厅击败众多竞标者,落户首都机场T3航站楼,如织的客流量使餐厅的营业额大幅提升。这让马贵福这位来自大山的农民平添了几分自信,也让他看到化隆拉面完全可以靠高端化经营的路子再往高处走。2010年至2014年的5年时间,他的两家拉面餐厅分别入驻上海虹桥机场和成都双流机场。

  “今年,我想着还要在上海浦东机场开设清真餐厅。”马贵福说。

  随着化隆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位于黄河谷地的群科新区成了众人投资创业理想之地。这让勇闯商海的马贵福看到了家乡发展所带来的商机。2010年,他带着资金回乡二次创业,与海东都市绿洲公司合作,投资8000多万元,一座古香古色,具有鲜明回族传统建筑特色的黄河绿洲生态园在群科新区拔地而起,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在马贵福等人的带动下,一个个山里汉子在大城市圆了创业梦。

  如今,化隆县有7.9万人长期在外从事“拉面经济”,化隆县在全国各地共有1.2万家拉面馆,年产值62亿元,直接收益18亿元。闯出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路子。

  在全国一万多家化隆拉面馆的面案上,拉面如同一道道五线谱,上面跃动的是化隆人大众创业、勤劳致富的欢快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