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青海人:打拼成都市场的湟中女子
青海新闻网讯 徐锦雯,一名土生土长的湟中女子。当初,徐锦雯放弃家乡的优越工作,选择在外打拼。“这是对人生的一种自我挑战。”她说。
放弃银行工作涉足家装产业
大学毕业后,徐锦雯如愿留在省城西宁,被分到一家银行上班。
在老家的所有人看来,一个女孩儿在省城上班,而且还在银行这样的单位,已经是很不错的工作了。刚到银行上班,徐锦雯满心欢喜。
几年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徐锦雯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可让家人和朋友们没想到的是,在人生事业的巅峰期,徐锦雯选择了辞职。
徐锦雯清楚地记得,在辞职书上这样写着:“我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我希望得到更高的提升,能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出来。”
就这样,徐锦雯辞去银行的工作,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徐锦雯是个能干、精明的女子。在银行上班的五年,她学会了做人处事要谨慎、稳当,尤其是与金钱打交道,必须要慎之又慎。
离开银行后,徐锦雯涉足家装产业,并很快走上正规的发展之路。
创业之路没有一帆风顺的。有一次,徐锦雯和几位公司员工到客户家去装修,可到了楼下才发现停电,而且这一停就是一周。这可怎么办?想到房主焦急的心情,徐锦雯二话不说,带头抬着家装材料往29层高的楼上搬。一整天的忙碌后,终于将所有的家装材料搬到楼上。
“当时房主被我们热情的工作态度所打动,建议我们通电后再搬运,但是,我们本着为客户服务的原则,一鼓作气,将所有材料搬运到楼上,保证了房主按期入住。”徐锦雯说。
成都创业饱尝辛酸
生意虽然小有起色,但徐锦雯并不满足于现状。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一种“走出去”的想法在她心中膨胀。在众多省外城市中,徐锦雯最终选择了气候宜人、适宜置业的成都。
2001年,徐锦雯带着西宁的创业模式进驻成都市场,和一位朋友共同成立集团公司,旗下有11家分公司,以家装产业和房地产销售两大板块为主,另做旅游、土特产销售、建材、广告策划等。
虽然喜欢这座城市,但实际生活不是靠幻想,做事业必须脚踏实地。由于地理环境的不熟悉,加之语言的不同,使得做生意异常艰难。
“无论搞家装维修还是房地产销售,首先要走街串巷跑客户。刚到成都跑业务的时候,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遇上不少麻烦事。”徐锦雯说,由于她不会说四川话,经常遭到别人的怀疑,有好几次都被对方赶出家门。即便如此,徐锦雯耐心地给对方讲,凭着青海姑娘能吃苦吃亏的耐心,最终打动了客户。
“有次去一个客户家,原本一个小时车程就能到,可是因为线路不熟悉走了两个小时候还没到,客户急我也急,最后对方等得实在无奈,拒绝和我见面。当时觉得自己很委屈,瞬间产生了回青海的念头,眼泪流了下来,但转念一想,我是来成都创业的,一定要见到这位客户。抱着这个想法,最终找到这位客户。”徐锦雯说,当对方得知她从青海只身跑到成都创业,给予很多赞许的目光。
家在西宁,徐锦雯每月往返于西宁与成都之间。夜晚,也有自己偷偷流泪的时候,但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和孩子有一个不错的未来,内心又坚定了起来。
生意小有成就带领更多乡亲一起创业
徐锦雯也是幸福的。在她艰难、漫长的创业路上,有丈夫耿淑龙的默默支持和关怀。
“我和丈夫是十几岁认识的。我们共同的成长经历,使我们能够体谅对方。”徐锦雯说,当年,她决定创业时,丈夫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帮她料理家务和孩子。
当年,丈夫所在的企业因效益不佳,面临破产,她坚定地站起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丈夫创业。在帮助丈夫创业时,徐锦雯并没有将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公司,而是鼓励丈夫远赴江苏考察建材市场。
在开放、包容的成都,徐锦雯的事业有了稳定的发展。她做过房地产销售、青海土特产销售,做过旅游、广告策划……为了让家乡更多的孩子在成都发展,徐锦雯公司六十多名员工里,绝大多数是她从青海带过去的,她想以这种方式回报养育她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