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平安区兜底保障惠民生全力创建示范区

27.09.2017  23:31

  海东市平安区被确定为国家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区以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围绕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等目标,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多重保障政策兜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 为着力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该区统一缴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金,并向特困供养对象按每人每年360元标准发放门诊补助金,患有25种慢性病的贫困对象门诊费用,先由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剩余政策范围内费用给予医疗救助,其中特困供养的对象按100%、其他对象按90%进行救助,每人每年门诊救助限额为1万元。此外,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患者门诊或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给予兜底保障。区财政投资90.12万元,为辖区贫困人口统一购买“国寿扶贫保”,对个人自付部分给予兜底,参保费用从原定的130元/人降至120元/人,意外伤害保险从原定的赔付最高金额2万元提高至4万元,大病补充医疗个人最终自付金额低于3000元的赔付比率从原定的60%提高至80%,最终自付金额高于3000元的赔付比率100%,最高赔付8万元,目前已赔付26万元,贫困人口住院实际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在10%以下。

  三免六减三优先,让贫困人口看得好病。 区、乡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实施“三免六减”政策,(即:免挂号费、健康咨询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费,减诊查费、检查费、检验费、麻醉费、手术费和住院床位费减免10%),今年共减免医疗费用9.03万元,1325名贫困人口受益。同时,实施“三优先”政策,依托公共卫生服务平台,优先为7508名贫困人口免费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档率达100%;优先为农村贫困患者提供就医便捷服务,县、乡医疗机构通过开设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病床,实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一站式”结算;优先对患有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签约7211人,签约率96%,其中慢性病患者624人,签约612人,签约率98%。核定大病患者27人,救治26人,救治比例达96.30%。

  强化机构提升能力,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 近年来,该区累计投入1.05亿元,用于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人员培训,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省中医院等5家医院选派15名医务人员对口帮扶区中医院,组织35名医务人员到省内外三级医院进修学习。目前,区中医院开放床位262张,每千人床位数达2.4张。随着全区医疗机构服务设施改善和服务能力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区域内就诊率达38%,慢性病患者就诊率达100%。

  加强宣传预防为主,让贫困人口“少生病”。 坚持健康优先理念,前移预防关口,充分利用下乡义诊、庙会、进村入户等形式,大力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干部群众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知晓率不断提升,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患病率持续降低。今年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儿童营养改善项目352人,开展妇女“两癌”筛查2236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44人、包虫病筛查2688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7对、育龄妇女补服叶酸36人,65岁以上贫困老人免费健康体检667名,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健康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