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疗改革让优质医疗资源走进基层 ——平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二三级医院专家服务

19.03.2018  11:58

  中医医院下乡进行政策宣传

  开展双随机传染病防治工作

  大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到三合镇新庄村义诊

  慰问贫困户

  环湖赛期间到宾馆进行专项检查

  疾控中心医务人员抽检游泳池水质情况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平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关爱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促进生育政策有效落实,提升卫生计生治理能力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实施健康平安战略,完善健康政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让优质医疗资源走进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二三级医院专家服务,为地区患者带来福音。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挺进

  取消以药补医,建立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所有药品耗材均在网络平台集中采购,建立政府补偿机制,是平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

  2017年,财政拨付药品零差率专项补助资金区级公立医院517万元,乡村两级98万元,综合改革资金132万元,拨付公立医院设备购置资金300万元。完善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去年平安区中医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下降到4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耗材控制在24元以下;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为1.76%;医疗服务收入在医院医疗收入占比提高到27%以上;推行9个专业120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按人头付费和逐步实行单病种付费方式。严格执行单病种住院费用限额付费价格。医疗机构内部全面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建立完善了以公益性质、成本核算、质量控制、运行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将医疗纯收入的30%按照工作效率、工作量、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建立了以平安区中医医院为主体单位、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海东市平安区医疗共同体”,医疗共同体内部全面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工作机制,形成了区乡村三级联动、以区带乡、以乡促村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去年,全区门急诊人次为92727人(次),同期增长2.4%,住院人次为6983人次,同期增长7%。逐步形成了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业务扶持、技术提升、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新格局。实现医共体内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和推进“两票制”工作的通知》,去年,平安区中医医院128种药品执行“两票制”;乡镇卫生院55种药品执行“两票制”。完成了一般医用耗材、中藏成药(增补)挂网采购的议价工作。在省级集中采购平台中采购覆盖率为100%,累计采购药品2263.51万元,企业配送金额2219.71万元,配送率为98.06%,入库率为95.44%,药品汇款率为96.42%。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去年全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73.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95.4%,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双签约”服务和“五色健康卡”管理,创新建立了贫困人口签约服务新模式。

   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如今人们面临的健康威胁因素逐渐增多,疾病谱变化形式日益严峻,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医疗领域顶尖人才缺乏等等问题,迫切需要弥补当前医疗卫生工作的短板,为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平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开展了“请进来送出去三年人才滚动培训计划”,深化了“医共体”建设项目,强化了帮扶工作。

  去年,平安区政府投资100万元用于“请进来送出去三年人才滚动培训计划”完成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外聘专家15名(省医院5名、青海红十字医院4名、青大附院3名、大连中西结合医院3名),重点开展对口帮扶业务指导、坐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诊治、手术和专题讲座等医疗工作。选派36名医务人员到省内外三家医院进修学习,8名医务人员到中医医院进修学习。

  平安区中医医院与9个乡镇卫生院医共体建设,发挥该区级医院引领作用,建立完善区乡医共体管理机制实现医疗工作和资源双下沉,逐步形成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分级诊疗工作,完善区域医共体,围绕医疗工作,重点开展了业务指导、带教技术、人员培训、适宜技术推广和专科建设等,初步形成了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共享和人才下沉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一对一”重点加强提升平安区三合、古城、寺台三所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促进成员单位更快、更优、更强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同时带动提升其他成员单位基本医疗服务。去年主体医院向成员单位共派出医务人员229人(次),工作日122天,诊治病人350余人(次)、带教手术1人(次)、教学查房23次、病历讨论38次及中医馆建设等医疗帮扶。举办培训班44次,培训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05人次。古城、沙沟、三合中心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授予“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荣誉称号。建立了与省内外三级医院对口医疗帮扶工作,与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省妇女儿童医院组建了医疗联合体,区中医医院新开展业务9项,区中医医院针灸科、脾胃内科被确立为市级专科。

  去年7月份,大连中西医结合医院派驻第二批医疗队开展为期3个月的对口医疗帮扶工作,重点加强医院骨伤、针灸、电生理学科建设。同时,聘请到北京协和医院挂职青海红十字医院副院长朴元林教授,约定每周二来院开展糖尿病、肾病、内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诊治门诊、住院病人300余人次,到乡镇巡回诊疗病人150余人次,指导开展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皮肤病及骨关节炎”等中医诊治的新方法、新业务。

  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发挥医疗远程会诊信息系统。与北京市三级医院开通远程会诊工作,与12家北京三级医院开展了远程会诊,会诊病人33例,临床科室全面推行了远程会诊工作。与青海红十字医院建立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去年8月底影像远程会诊14例。

  开展区域医共体和聘请专家下基层,就近优质医疗,降低就诊费用,避免患者奔波,改善医疗服务和患者就诊感受,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平安地区广大群众就医负担,同时,帮助基层医院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帮扶,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拓宽了医疗服务,为基层医院培养业务技术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对基层医院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实施精准扶贫健康保障工程的重要举措。

   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

  进一步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做好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加快推进结核病防治信息化建设,完善结核病防治保障政策,降低患者疾病负担,规范诊治肺结核病人,减少结核病发病,结核病防治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结核门诊肺结核患者免费诊疗政策落实率100%,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总体到位率100%;非定点机构转诊率38.1%;新发涂阳肺结核治愈率100%,及时准确完善患者信息。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和创新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模式,开设精神科门诊,对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转岗培训;对符合条件109人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奖金达26.16万元;2017年共筛查出436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4‰,管理率达75%以上,治疗率达65%以上。

  进一步强化了包虫病防治工作,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持续、高效的包虫病防治服务,确保了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去年累计完成122981人的普查任务,全人群筛查率达96.53%,发现患者4例,3例已完成手术治疗,1例居家药物治疗。

   “两癌”筛查保障妇女健康

  妇女“两癌”筛查是平安区政府惠民工程之一,为了扩大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平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按《青海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该区的实际,深入开展了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检查工作。

  为了调动该区广大农村妇女参与“两癌”筛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局召开了“两癌”筛查启动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层层落实;并且在广大妇女集中的区域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出板报、印发宣传资料、微信等多种方式宣传“两癌”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全区各级妇幼干部积极深入广大妇女群众中进行思想发动,广泛宣传此项工作,号召广大妇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了解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疾病防治知识,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由于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平安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立了专业的普查队伍,加强检查技术培训,先后选派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级“两癌”检查技术培训,熟悉各项检查流程,提高业务水平,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检查工作高质量完成。“两癌”检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业务管理,定期组织对“两癌”检查业务工作进行质控,规范操作流程复核检查结果,对检查质量进行复核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检查质量,提高阳性病例检出率。

  去年平安区目标人群5500人,实际筛查人数5510人,筛查率为100.20%。妇科常规检查脱落细胞涂5510人,其中液基涂片筛查阳性人数为571人,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IN1级4人,CIN2级2人,原位癌及累积腺体7人,HPV感染70人,宫颈炎146人,其它疾病57人。乳腺癌筛查目标人群2800人,实际筛查人数为2800,筛查率为100%,乳腺手诊2800人,彩超2800人,其中:1类2668人,2类83人,3类45人,0类2人;钼靶转诊102人,查出:4级2人,3级23人,1级77人。乳腺纤维瘤71人,乳腺囊肿48人,乳腺增生结节10人,确诊乳腺癌2人,并及时转介治疗,实现了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的目标,充分保障了适龄妇女身心健康。

   信息化建设提升执法能力

  为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规范监督执法行为,提高卫生监督员综合执法能力和工作效率,实现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避免卫生监督执法的随意性和人为干预,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去年,平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高度重视,争取资金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配备了6套执法终端及执法记录仪,配发给平安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大队医疗卫生、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监督三大职能科室和卫生监督稽查科,并对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行,今年已全面启动运行现场执法手持终端系统。

  按照省市蓝盾护航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该区全面贯彻落实,有效净化和规范了监督监管场所;卫生监督现场执法手持终端系统是利用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为卫生计生监督部门搭建的综合执法管理和移动执法工作平台。据平安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李春霞介绍,手持移动终端系统内设定的常用语、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处罚相关适用条款项目,在对被监督单位检查中,提供法律法规快速查询,只要选择所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就会自动生产现场笔录及卫生监督意见书,在联网的状态下与便携式打印机相连就可以打印出监督文书,为日常监督提供信息支撑,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终端还可以通过现场拍照、摄像、录音以及监督时间实时读取等技术手段,客观真实记录现场监督检查证据,真正实现了从卫生监督传统工作模式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全面推进了平安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健康扶贫普惠困难群众

  贯彻落实精准扶贫保险扶贫政策,去年,区政府投资90.12万元,为75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健康保”。实施“三免六减”“六优先”“十覆盖”“三个一批”政策,建立了“三保障一兜底”报销机制,推进健康扶贫行动,为贫困人口提供健康保障。

  区、乡两级各医疗机构设立了“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和“先住院后结算”报销服务,建立了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落实“三个一批”政策,完善了工作台账,大病患者21人已救治19人,救治率100%,慢病签约服务管理1778人,签约服务管理率100%,重病兜底保障377人次59.5万元;医院减免7063人次30.1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进行免检健康体检1439人次,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冬季暖心活动”,扎实开展双帮工作,114名干部职工结对认亲贫困户123户,发放帮扶资金12.3万元,每户慰问走访均达到6次以上,慰问物资约6万余元;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700余人次;义诊7次,受益452人次;固定党日组织联姻支部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共同发展;帮扶黑林滩资金2.5万元,用于村广场建设。

  健康扶贫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平安区医疗卫生服务硬软件设施,有力推进脱贫攻坚,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提供了健康保障,切实增强了获得感,基本实现了“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的目标。

   力推互联网医疗新模式

  去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平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以柔性引进兼职服务方式,引进北京紫宸正阳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安区卫计局“互联网+医疗顾问”,规范运行平安正阳互联网中医医院,依托互联网技术的链接功能,使百姓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连接全国中医医院、中医医生和患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效率,打造专业的“互联网+中医医疗平台”。解决了基层百姓的看病问题,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可及性;互联网中医医院的远程会诊与协作功能,使基层医生可以得到大医院专家的专业指导,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医疗专业服务能力。

   抓服务管理夯医疗基础

  今年,平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以健康平安建设为主线,继续推进综合医改政策,优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落实公共卫生策略,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深入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以医院绩效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逐步实现医院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推动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探索“互联网+医疗”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推行9个专业115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更新新型诊疗设备,通过省、市卫生计生部门的有关政策、财政支持和自身投入,购置核磁共振、肺功能监测、黄斑OCT等专科医疗设备;医养结合完善养老合作机制,开展入住老年人定期巡诊、康复护理指导、突发疾病转送、健康保健、紧急救护、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体检、临终关怀等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得到便捷的医疗救治;完善基本药物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把更多的人才技术、财力物力、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并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3年行动计划,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大的提升;实施“三免六减”“六优先”“十覆盖”政策,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降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