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亿金融资本助力我省“十三五”开局之年脱贫攻坚

20.03.2017  05:05

  青海新闻网讯 3月16日,记者从2017年全省扶贫小额贷款工作视频会议上了解到,截至2016年年末,全省各类金融扶贫贷款余额已达到945亿元,同比增长34.8% ,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3.2个百分点。

  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行长林建华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会同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扶贫工作,特别注重运用扶贫小额贷款“530”政策,对有生产经营意愿和项目、有资金需求、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三年期以内,全额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去年以来,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围绕定制度、建机制、打基础、抓落实和建档、评信、放贷等工作目标,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并扩大范围,目前,主办银行已由原来的农信社、邮储银行2家,扩展到8家,全省39个县的每个县都有1家以上的主办银行。在全省1622个贫困村建立了“六个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新机制,形成了金融扶贫“三级联动”机制。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5.4亿元的扶贫贷款风险防控资金和各类担保资金。对全省剔除民政兜底外的1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信用评定工作,其中,9.48万户贫困户被评为信用户。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扶贫信贷产品达67种。组织实施“金惠工程”,开通“12363”金融精准扶贫服务热线,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建设。

  截至2016年年末,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530”扶贫小额贷款余额为7.3亿元,比年初增加3.7亿元,增长102.7%。能人大户及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10.4亿元,比年初增加5.3亿元,增长96.2% ;易地搬迁扶贫贷款余额5.7亿元,投入易地搬迁基金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