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十字村(中)

08.12.2015  19:38

  青海新闻网讯

  在距离乐都区碾伯镇以北56公里处的芦花乡,有一个叫做十字村的村庄,虽然海拔在2600——2720米之间,气候条件恶劣,但毫不夸张地说,当你走进十字村,领略这里的千年花叶海棠、豪华避难窑洞、石崖飞瀑、瓦窑遗址、明代老庙的风采,和世代生活在这里质朴的人后,相信你会对这个偏远的山区古村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会因此而深深的留恋它。

  瓦窑遗址人居透视

  瓦窑沟和车路湾的这种微妙关系,让调查组既充满期待又感到不可思议。在村会计陈天长的带领下,我们朝着二社北侧的瓦窑沟内进发。虽说从村子到这里以前有运输砖瓦的车路,但由于经年没有人们的活动,这里已经是杂草丛生,不到两公里的路程人行却要一个多小时,不难想象当时人们是将砖瓦从山沟运到山顶的艰辛。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与碾线岭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瓦窑遗址。在这里,能够明显感受到气温要比村子高很多。精明的菜农看中了这块地方温和的气候,正在修建蔬菜温棚。当今交通工具地便利,菜农似乎不必像以前那样考虑蔬菜运输的问题,但要顺利将蔬菜运出沟内,就要沿着河绕行到主干道,而这也无疑增加了蔬菜种植的成本。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十字村村民放弃气候宜人的低洼地,而选择在碾线岭上定居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飞逝,用于生产砖瓦的窑洞已经被塌方的黄土所掩埋,剩下为数不多的窑洞也是残破不堪,但仍然能看到窑洞内残存碎青砖瓦块以及烧焦木炭,窑洞周围还有取过黄土的痕迹。

  豪华窑洞避难场所

  调查中,我们多次从村民的口中听到“窑洞”这个字眼。在强烈的好奇心作用下,刚刚探访瓦窑沟时的疲惫也因这个字眼而瞬间化为乌有。客观地说,前往窑洞所在地的路要比瓦窑沟的路艰险得多,但可能是由于我们对它的一切有着太多憧憬的原因,前往的路似乎也变得平坦了许多。

  当我们来到这个憧憬之地后,眼前这一场景让我感到惊讶:10多米高的黄土峭壁上张开着无数个洞口,有的只有烟囱般大小,而有的却可以容一人弯腰进入。或许只有走进这些窑洞,才能感受到挖窑人的生活场景。而要进入洞口也是一项艰难的工程,顺着山羊走过的小道,我们小心翼翼的抵达了洞口。窑洞内干燥通风,每个窑洞内面积大约25—40平方米,里面还有简易的厨房、卧室、客厅以及储物间。窑洞内空气流通不顺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聪明的瓦窑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在临近峭壁的一侧,掏出一些小洞,在增加洞内光线的同时也为洞内空气流通提供了条件。

  如果说上述窑洞是普通的平房的话,那么位于三社八土湾泉儿沟内的这处窑洞可以算得上是“豪华别墅”。在一处高25米长50米的黄土峭壁上,均匀分布着3层近20间窑洞,洞内只供认半蹲前进,上下左右均以洞口形式连接,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峭壁滑坡,导致个别洞口被掩埋。据村民李万华回忆,由于小时候交通不便,没有玩具的原因,窑洞成了小孩子们嬉戏的地方。

  从窑洞结构和内饰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窑洞的主要功能是避难。李万华介绍,同治三年(1864年),米拉沟等地回民起义,四年(1865年),十八世土司阿文选奉命率兵迎战被杀。而当时碾线岭居住的居民因没有武装力量,无法与起义回民抗衡,为了逃避起义军的打击,碾线岭人民便在八土湾泉儿沟和东岭沟的峭壁上开挖窑洞,并在窑洞口建立简单的防御工事,此外还在窑洞对面的山上设立岗哨,与起义军展开了搏斗。由于碾线岭人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防范的警惕心较强,一时间起义军无法攻占碾线岭而撤军。

  石崖飞瀑水源所在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管瓦窑沟烧制建筑瓦块,还是避难窑洞过度生活,都需要有水的存在。而在十字村山上却极其缺水,只是在沟壑内有泉水的存在,而这些泉水也成了自来水入户之前村民的水源。一社泉水位于东岭沟内,泉水处无明显溪流。二社泉水位于车路湾瓦窑沟内,这也是瓦窑在此选址的重要原因。三社泉水位于八土湾泉儿沟内,沟内泉水流过的地方均有白色硝形成,在泉水上部是避难窑洞,由此可见该泉为当时生活在避难窑洞内的村民提供着饮水问题。

  水流量最大且周边自然环境最优美的,当属位于三社东部一公里药水沟内的药水泉,该泉水从自20米的石崖流下,形成天然的小型瀑布,如一条水帘挂在石壁之上。追究其水源,可以在峭壁之上的不远处看到两口泉眼,泉水从泉眼流出后渗进石壁内,在经过沙石的层层过滤,使瀑布水清澈甘甜。当地村民将该泉水比为药水,据说该水有可以治疗胃酸胃胀不消化的功能。泉水流过的峭壁对面是一座小丘陵,丘陵之上建有马尼堆,每年农历六月六村民都会来此处喝过药水后就在玛尼堆上煨桑,祈求村子风调雨顺、无病无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