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千伏官兰线抢修见闻

08.09.2018  10:33

  青海新闻网讯 开裂的山体、倾斜的铁塔、磨损的导线……9月6日一大早,当记者沿着崎岖的泥泞山路来到地处湟水谷地南侧沟谷地的西沟乡才丰沟时,一顶顶红色的安全帽已然在连日阴雨形成的冷雾中往来穿梭。

  “昨天我们顺利拆除了两根地线光缆,今天准备摘除最后两相边导线。这意味着倒塌险情基本排除。”7时就从县城驱车20多公里赶来的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应急抢修中心副经理刘建华哈着白气说道。

  受持续降雨天气影响,330千伏官亭至阿兰线74#至82#耐张段3.8公里输电线路出现倒塌险情,其中76#铁塔变形弯曲,塔材、导线等设备严重损坏,线路经过的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和多处开裂。

  “听村民讲,老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把山都给泡透了。”正在74#铁塔处开展接线作业的施工队长王克强一边跺着沾满红胶泥的双脚,一边用略带沙哑的嗓门指挥着抢险队员对铁塔进行临锚加固。看得出,这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

  记者在现场发现,用来打拉线的两台崭新的绞磨机居然“歇菜”了。“好比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引发了输电线路的非正常受力,致使张力太大;加之山体滑移带来的不确定性,绞磨机自然吃不上劲。”身边的安全总监马陆云不紧不慢地说。他告诉记者,这次抢险,他们把部门的一半人马调配到现场,全力保障抢修作业安全可控。

  “张场,张场,速度放慢,速度放慢。”一个个精准的操作指令通过对讲机从地面向塔顶下达,五六十米高的铁塔上挪动着隐隐约约的身影。

  从9月2日接到险情报告,并连夜赶赴现场至今,参与此次应急抢险任务的送变电员工已达140多名。4天来,他们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天不黑不收工。午饭凑合着吃个饼子、鸡蛋什么的,也没个准点;施工机械也简单,主要采用人力施工。

  说实话,要分清楚送变电的每个人比较难:一样的红色安全帽、一样的蓝色工作服、一样黝黑的肤色、一样泛红的双眼,加上一样嘶哑的声音,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整体、一群影像存在于我的记忆里,个人的脸孔模糊不清,而集体的形象鲜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