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白鹭恋上湟水河
七旬老人侯秀珍第一次见到“大白鹤”是在半个多月以前。那天上午,她沿着湟水河由西往东巡查河道时,意外在南川河注入湟水河的河道处,看到一只“大白鹤”笔直地站立在一块大石头上。“第一次见到它,我趴在护栏上看了它很久很久。”侯秀珍说。
中午时分,太阳高照,湟水河边暖暖的。很多健身的人在绿道边上看到一只“大白鹤”喜欢单腿站在石头上,闭着淡黄色的双眼,享受阳光的温暖。
随后十几天,“大白鹤”成为健身者们关注的对象,它也出现在网络短视频传播平台抖音上。网友发布的《在西宁看到大白鹤》的短视频,发布一个小时后,点赞超过60,评论超过50。此后,这名网友每天将“大白鹤”的视频发送到网上,一星期后,他的粉丝超过万人。
“不用唱歌、不用跳舞,我靠大白鹤出名了。”这名网友说。在随后的十多天里,更多的网友,争相到湟水河边一睹网红“大白鹤”的真容。
观察“大白鹤”
“大白鹤”闭目养神时,它的身边还有好几名河长办的管护队员负责守护它的安全。今年70岁的西宁市城西区河长办管护队员侯秀珍就是其中一位,十几天来,她从每天的管护中发现了不少关于“大白鹤”的秘密。
“大白鹤”喜欢在太阳出来后活动,它的生活基本上固定在“两点一线”上。两点指的是南川河注入湟水河河口西北角的一堆石头和南川河七一桥北侧的河道里。河口是“大白鹤”早上生活的区域,它在这里练习飞翔、捕食、以及整理羽毛,而南川河河道是它每天下午捕鱼的地点。每天中午时分,是“大白鹤”转场的时间,它会从河口的位置往西南方向飞100多米至南川河河道,这就是“两点”中的“一线”。
“大白鹤”的活动范围为什么会这么小?这两天,侯秀珍有了观察结果。她说,南川河汇入湟水河后,会不断带来更多的水草、鱼虫等,这些水草、小鱼、小虫就是它的食物。
至于“大白鹤”为什么选择河道里的两处石堆休憩,侯秀珍认为,这两处都是河道里的浅滩位置,“大白鹤”尽管有着长达五六十厘米的大长腿,但还是选择水下视线清晰,小鱼出没的浅滩位置捕获他们。综合观察,河口是“大白鹤”“守株待兔”的地方,如果这里的鱼不够多,下午当太阳光照射到南川河河道的时候,它会主动出击去捕食。
“大白鹤”原来名叫大白鹭?
大天鹅?丹顶鹤?长颈鹤?随着“大白鹤”的名气越来越大,游人越来越多,侯秀珍也开始有了新的烦恼:名字五花八门,不知道真名叫啥。
前几天,有人告诉她眼前这个全身披着白色羽毛的水鸟叫大白鹭。但侯秀珍依旧叫它“大白鹤”,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名字。11月27日,记者从青藏高原著名鸟类学专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李来兴处得知,湟水河发现的鸟类确实是大白鹭。
据了解,大白鹭是一种长期生活在我国南方的水鸟,因为外形美丽,身体修长,全身羽毛洁白如雪,有着细长的腿及脖子的它对栖息地水域环境要求极高,稍有污染便悄然飞去,因此被视为“环保使者”,被国际环保组织誉为“环保鸟”。
相关资料显示,大白鹭属鸟纲鹳形目鹭科水鸟,体长约60厘米,体高约95厘米,翼展近2米,除腿部为黑色外,羽毛全身为乳白色,眼睛为淡黄色,细长的鸟喙呈铁锈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为无危种,同时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大白鹭冬季捕食之困
11月26日11时至15时许,记者与众多摄影师跟踪观测了大白鹭的生活习性。跟踪拍摄发现,大白鹭栖身闹市区的同时,对周边的环境极为敏感,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耳朵和眼睛。
比如,大白鹭虽然单脚站立在河口的石堆上,但周围有人驻足观看或者绿道上的行人较多的时候,闭着双眼十几秒后,它会伸长脖颈,睁眼环视周围的人群,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安全,十几秒后继续闭上眼睛。而它在排泄的时候,除了抬起身子之外,还要高高抬起头,在原地转一圈或者两圈,观察四周,等确定安全后,抖动双腿开始排泄。
而在更多的时间里,大白鹭会花时间用细而尖长的喙来整理羽毛,或者迈开腿,把脚上的泥土洗干净,进而用脚清理喙部的杂物。如果心情好,它会轻轻一跃,向周围关注它的人们展示自己灵动的身姿。
多名市民讲述,他们一连观察了大白鹭十多天,发现这只白鹭体型瘦小,而且在捕食上也存在困难,冬季的早晨,河口和河道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结冰的现象,大白鹭只能等到太阳升起冰面有些融化之后,才能捕食。
此外,如果遇到有人在河道垂钓时,大白鹭将长时间待在无人靠近的水域,等垂钓者离开后再返回捕食地点。11月26日中午,记者观察发现,近一个小时内,大白鹭仅捕获了8条小鱼,而在鱼多的时候,捕鱼对大白鹭来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11月25日至27日,南川河河道西侧不同时段均有城西区河长办河道管护队员守候在大白鹭捕食的河口及河道位置,让垂钓者远离河道,但在南川河河道东侧,每天仍有不少垂钓者占据了大白鹭捕食的位置,让它一连数小时无法靠近捕食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