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卡阳:一年时间全村44户贫困户摘帽

25.12.2016  11:36

  青海新闻网讯 冬日的暖阳,照耀在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对卡阳村贫困户张万虎来说,2016年的这个冬天显得尤为特别,就在这个冬天,他从湟中县脱贫攻坚指挥部领到名叫《脱贫光荣证》的证书。

   贫困户张万虎的小愿望

  2015年前,张万虎和媳妇工郭秀兰靠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那时候真是没有办法,不然一年没有一点来钱的路子。”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出门挣钱了,就顾不上家里。夜深人静时,张老虎也会和媳妇偶尔间提起自己的小愿望:要是能在家门口挣钱就好了,把老人孩子都照看上,啥都不耽误。

  还有一个小愿望,张万虎没有说出来,被他埋在了心底,多挣一些钱,让老人孩子都跟着,自己过上好日子,也让媳妇儿不用在外面受苦受累。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凭啥郭秀兰嫁了自己?就要被贴上贫困户的标签,在他心里一直跟自己较着这股劲。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15年,张文虎和媳妇回到卡阳。“村里要搞乡村旅游,我们开个农家乐总能行。”

  就这样看,卡阳村多了一间秀兰农家乐。对外地游客来说,去卡阳旅游时,不过多了一个吃饭的选择,但对张万虎一家来说,却是实现小愿望的梦想舞台。

   贫困户张万虎走上致富路

  2015年,卡阳村的名气刚刚起来,游客还不是很多,秀兰农家乐的生意主要靠村里照顾,2016年有可多了,农家乐也得上规模,张万虎决定扩建自己的农家乐。

  依托脱贫攻坚的优惠政策和村干部的多方协调,他从银行获得一笔贷款,在自己家旁边扩建了秀兰农家乐,并从乡趣农旅集团获得了价值2万元的桌椅等扶贫物资。从2016年8月开业以来,“短短两个月,我就挣了14000多块钱。是净利润啊,是扣除了花销成本的。”在接受采访时,张万虎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

  现在的生意再也不用村里介绍,都是游客自己找过来的。周末时秀兰农家乐常常因为坐不下,将顾客“拒之门外”。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翻开崭新的一页,依托精准扶贫、乡村生活旅游等政策,卡阳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扶贫旅游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也都在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的精神面貌、文化生活也得以改善,卡阳人民的每一天都如春天般的温暖,拿到《脱贫光荣证》的张老虎这样说”。

   一年时间全重44户贫困户摘帽脱贫

  12月19日,当“2016年青海省对湟中县脱贫攻坚考核验收”第三小组开展对卡阳村脱贫攻坚验收考核工作后,对卡阳村脱贫攻坚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考核组认为,在卡阳村脱贫攻坚中湟中县委、县政府以景区带动发展乡村生态全域旅游、锁定扶贫对象、制定专项规划、措施精准、督促到位、效果显著、群众认可的决策,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中央、省委交办的工作任务。

  至此,张万虎的面前面再也不用加“贫困户”这个前缀了。在卡阳村,所有的群众从此都没有这“贫困户”的前缀了,卡阳也从此和贫困两个字告别。

  卡阳村地处拦隆口镇西南部高山林区,这里原始森林与花海相映成趣,却因交通不便,人均耕地面积少而导致贫困。原先卡阳村的基础设施可谓是“破败不堪”,村里的人也像“蔫茄子”一样无精打采,用第一书记鲍武章的话说:“这里的人穷了几辈子,有的人家里穷的连媳妇都没有。”全村农户256户,956人,占有耕地面积1984亩,人均耕地两亩,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农作物种植单一等诸多因素,导致全村多数村民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全村建档立卡户44户130人。

  自助从第一书记和西宁市委组织部扶贫工作队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立足现有条件,就推进卡阳村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发展致富,尽快脱贫研究部署,提出党员结对帮扶男人带路,鼓励发展多元经济,以景区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建设的工作思路,为卡阳村脱贫致富找理由、理思路、定举措,一年时间,卡阳村44户贫困户光荣脱贫摘帽。

  如今,卡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整洁有序,顺着新修的旅游公路往村子里走,道路平整洁净,路旁鲜花竞相开放,村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再看来来往往的村民,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