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医政医管等工作要点的通知

10.07.2014  18:36

各市、自治州卫生计生委(卫生局),委属相关单位,委机关相关处(室、局),系统、民营医院,:

      现将2014年医政医管、药政管理、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3月20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2014 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4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总体部署,坚持以改革、发展、服务、监管为主题,以人民满意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凝心聚力,全面做好各项医疗管理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相关工作

      (一)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以医院评审为契机,促进县级医院强化医院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保证医疗安全,力争年内使2/3的县级综合医院完成评审工作。

      (二)推进分工协作机制建设。引导城市三级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以技术、资产等为纽带组建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和网络医院,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引导高水平医师到基层执业,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

      (三)积极推进其他改革工作。继续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并使之不断趋于完善。继续实施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唇腭裂修复、先天性心脏病等医疗救助项目,普惠弱势群体。

      二、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落实十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继续推行预约诊疗、先住院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便民门诊等服务,优化就医流程。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为切入点,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检查、合理施治、合理用药,推进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五)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丰富护理服务其内涵。积极开展护士岗位管理试点,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开展护理管理人员、专科护士培训,不断完善专科护士培训制度,科学建立专科护士体系。

      (六)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年内完成全省县级以上医院120急救体系建设,制定实施《青海省急救中心(站)管理办法》,强化急救科学管理,加强院前急救机构装备建设,规范院前急救医疗行为,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三、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七)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制定《青海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3-2015年)》,指导各地科学制定并落实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促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扩张,主要依靠社会资本发展医疗事业,增加医疗资源总量。2014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医疗机构总床位数比例达15%左右。大力发展儿科、急救医疗、康复医学、传染病、精神卫生等薄弱医疗机构或临床专科,促进护理、老年医学、康复等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八)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对周期内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施动态考核。组织实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部署,启动2010—201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期评估和验收工作。

      (九)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二、三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各二、三级医院要做好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与医保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区域协同、资源共享,要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积极配合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继续推进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开展远程会诊服务。

      (十)全面深化对口支援工作。贯彻落实《青海省2013-2015年度对口支援县医院全覆盖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2014年城乡对口支援,建立省、市(州)、县三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口支援管理责任制,实施对口支援目标管理,组织开展督导评估、晋升副高级职称前核查工作。三级医院重点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切实落实下派任务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任务,加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指导督促县级医院制定并落实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发展规划,提高县级医院对重大疾病的救治水平,带动县级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继续组织“城带乡”卫生支农省级医学专家服务团,深入青南地区14个县开展巡回医疗服务。

      四、强化医疗服务监管,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十一)强化医疗机构准入与日常监管。依法依规强化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变更、校验管理。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监管,组织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检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培训,进一步强化依法执业意识,探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监管长效机制。继续强化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日常监管,依据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落实记分管理制度,依法查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医疗机构信息数据报送管理,完善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的相关信息,提高数据查询利用效率,推进医疗机构执业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十二)严格医务人员执业准入与管理。依法加强医师资格考试、注册、执业、定期考核全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客观评价医师执业情况。稳步推进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进一步完善我省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引导医师合理流动。严格护士执业注册和执业行为管理。严肃查处医师、护士违法违规行为。

      (十三)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医疗技术的准入、退出和动态管理机制。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准入管理。严格实施手术分级管理,组织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专项检查。

      (十四)规范实施医院评审评价。通过实施医院评审评价,进一步提高我省医疗服务体系总体效能。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完善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加强对评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专业化、规范化、同质化省、市级医院评审员队伍,规范开展医院评审和复核工作。

      (十五)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专业及病种,并达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文件要求。完善临床路径信息上报机制,开展临床路径应用情况评价,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和水平。

      (十六)持续加大基础管理力度。以落实核心制度、基本规范、“三基”训练为重点,狠抓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础管理。继续组织开展医护人员“三基”考试,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加强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完善质控指标体系,依托省级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加强质控信息的反馈,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

      (十七)加强医疗机构药事和临床检验管理。大力推进合理用药,规范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全省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关键指标全部达标。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管理,切实加强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管理。加强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的意见》,使高值医用耗材应用管理更加规范。强化全省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室间质评,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杜绝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

      (十八)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技术标准,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继续组织开展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措施落实情况督导检查。

      (十九)严格血液质量安全管理。按照充足、安全、有效的要求,保障血液供应和血液安全。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拓展无偿献血招募渠道,完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机制,开展无偿献血宣传进社区、进高校、进机关活动,满足临床用血需要。强化血液安全管理,落实血液质量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研究探索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评价制度,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深化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加强医院输血科能力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评价评估,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二十)维护医疗秩序,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开展维护医疗机构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医疗机构治安责任和安全保卫工作,健全警医联动、联防联控机制,指导各地开展医疗纠纷隐患排查,提高医院安全应急防范能力。与司法、公安、医疗保险等部门协调,探索建立医患纠纷快速有效的处置机制,继续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提升医患纠纷人民调解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适时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切实加强医患沟通,探索建立医疗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和评价体系,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

 

2014年药政工作要点

      一、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一)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方案》(青政办〔2013〕69号),在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放大制度实施成效,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和绩效考核,完善竟争性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性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大力推进全省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物优先使用鼓励政策,在县级公立医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市(州)县政府所在地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配备并零差率使用基本药物。

      (三)优化省增补药品目录结构。建立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机制,以儿童用药、妇科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民族药为切入点,建立3-5个省级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基地,对国家目录药品和省增补药品进行综合评价,动态调整省增补药品目录。

      (四)完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政策。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完善我省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政策,调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和销售金额比例。规范医务人员处方行为,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降低不合理药品费用。

      (五)加强基本药物监测评价工作。结合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推广使用工作,完善我省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继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监测评价工作,并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监测评价范围,努力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各环节的监测评价。

      (六)开展督导考核工作。按照《青海省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方案(试行)》要求,对基本药物采购配送、配备使用、推广培训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绩效考核,积极推进我省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实施。

      (七)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和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和社会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知晓率,规范医生用药行为,引导群众使用基本药物,改变不良用药习惯。

      (八)强化培训推广工作。在做好新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基础上,继续组织省增补药品处方集的培训工作。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2014年培训工作覆盖二、三级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九)加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基本药物采购需求和使用动态监测,及时汇总短缺药品供求信息,适时制定我省短缺药品目录,制定储备计划,确保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临床用药需求。

      (十)建立不良记录上报制度。汇总上报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信息,督促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

      (十一)推进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建设。

      (十二)开展国家药物政策研究。建立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通报和联合处置机制。开展基本药物质量标准专项调研工作,提升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性,提高药品安全水平。

      二、积极推进药事管理工作

      (一)加强药政管理队伍建设。健全药政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一支熟悉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的专业队伍。

      (二)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健全药事管理组织机构,完善临床药师队伍,建立临床用药监测、评价和超常预警制度;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三)推进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药事管理制度;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不断完善临床药事管理质量控制标准和监督评价体系,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2014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4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体系、强基固本、提升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我省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全力以赴惠民生,努力圆青海各族群众的“健康梦”。

      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一)根据青海省《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明确各地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建立我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发布预警公告。

      (二)贯彻《食源性疾病管理办法》,开展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疑似食源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及食源性疾病监测完成建点扩面任务,风险监测点由21个扩大到35个(名单附后)。监测哨点医院由30家扩大到60家(名单附后)。

      (三)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通报和会商机制,对监测中发现的重要风险隐患信息进行研判,依法及时报告并主动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报监测结果,提出专业性意见和建议。

      (四)组织开展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工作的督导及考核,通报任务完成情况。

      二、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

      (五)制订《青海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完善食品安全地方(企业)标准评审专家委员会。开展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清理地方标准,并做好贯彻执行情况的跟踪,按时报送跟踪评价结果。

      (六)征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项目,适时组织研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七)协调有关单位完善《青海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办法》,严格备案制度和工作程序,做好信息公开。

      三、食品安全交流工作

      (八)制定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方案,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饮食安全知识,提高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护健康权益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九)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指南》,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四、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工作

      (十)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心青海分中心建设,建立机制,完善制度,细化工作职责和流程,切实发挥食品安全专业技术支撑和技术中心作用。

      (十一)做好全国食物消费量调查、总膳食研究等基础性工作。

      (十二)按照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做好我省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研判,及时上报风险警示信息。

      (十三)积极争取国家加强部分市州级疾病控制机构食品安全实验室能力建设,完善检测设备配置,落实配套经费。

      (十四)强化疾控机构设备配置、使用和管理,加强技能培训,严格质量控制,切实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十五)注重食品安全能力建设,推进各级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制度,切实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开展各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培训,提高我省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

 

2014年青海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

地区

监  测  点

西宁市

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大通、湟中、湟源县疾控中心

海东市

平安、互助、乐都、民和、循化、化隆县疾控中心

海南州

共和、贵德、兴海、同德、贵南县疾控中心

海北州

海晏、门源、祁连、刚察县疾控中心

海西州

德令哈、格尔木市、乌兰、都兰疾控中心

黄南州

同仁县、尖扎、泽库、河南县疾控中心

果洛州

玛沁、甘德县疾控中心

玉树州

玉树市、囊谦县、杂多县疾控中心

合计

35个

 

2014年我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的60家哨点医院

所在地区

医院名称

省    级

省人民医院、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省红十字医院、省第四人民医院、省第五人民医院

西宁市

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回族医院、大通县人民医院、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

湟中县第二人民医院、湟源县人民医院

海东市

市人民医院、平安县中医院、互助县人民医院、乐都县人民医院、乐都县第二人民医院、民和县人民医院、民和县第二人民医院、

化隆县人民医院、循化县人民医院

海南州

州人民医院、共和县人民医院、贵德县人民医院、兴海县人民医院、贵南县人民医院、同德县人民医院

海北州

州人民医院、州第二人民医院、门源县中医院、祁连县人民医院、海晏县人民医院、刚察县人民医院

黄南州

州人民医院、尖扎县人民医院、泽库县人民医院、河南县人民医院

海西州

州人民医院、州第二人民医院、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都兰县人民医院、乌兰县人民医院、天峻县人民医院

果洛州

州人民医院、玛沁县中医院、达日县人民医院、久治县人民医院、甘德县人民医院、玛多县人民医院、斑马县人民医院

玉树州

州人民医院、八一医院、称多县人民医院、囊谦县人民医院、杂多县人民医院、治多县人民医院、曲麻莱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