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路 法律也不会缺席

20.09.2019  09:31













        1989年,花石峡镇的一条河上架着一根废弃的黑色电线杆,这是连接河道两岸的唯一路径,要过河,就得从电线杆上过去。镇上没有路也没有桥,七岁的郭海洋每天都要爬过这座“独木桥”,到河对岸的小学去上课。

        此刻他并不知道,八十公里外的玛多法院刚刚成立了全州第一个马背法庭,由于没有路也没有车,法官们只能骑着马去老乡家里。他更不会料到,长大后,他成了这支队伍的一员。

        郭海洋现任玛多法院副院长,是土生土长的玛多土著。“马背法庭”缘何发迹于此?带着这个疑问和好奇,我们找到了郭海洋。

        公路,扼住了果洛法院的咽喉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属纯牧业区,藏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90%以上。玛多县位于果洛州境内,平均海拔4500米,条件之艰苦,全州无出其右。

        今天的人们或许无法想象,三十年前,果洛州还没什么柏油路。

        郭海洋的同事老林回忆,二十六年前,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玛多,去长途汽车站买票,得到的答复竟是:“西宁去玛多的路都还没修,哪有班车给你坐啊”!

        于是老林只好在山里的土路上一边走一边拦货车,辗转了几辆老解放,翻山越岭到了玛多。可报完到没几天,他就受不了了,想回西宁。“回不去啊,天天站山头上等着有货车经过,愣是没等着”。

        “当时州上没有公路,而且牧民逐水草而居,牛羊到了哪里,牧民的帐篷就扎在哪里,居住的非常分散。来一次法院很困难,牧民有了矛盾,想来法院也来不了,所以只能靠当地有威望的老人调解”。

        郭海洋说,牧区的各项发展受交通影响很大,法院工作也一样,牧民的诉讼之路,常常因为没有公路而更加艰难。

        为满足牧区人民的司法需求,玛多法院决定,启用巡回审判的方法,送法下乡,走帐串户,及时受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赡养、抚养、婚姻家庭纠纷、财产纠纷等案件,实行就地立案、就地审理的方式,方便群众诉讼,减少群众诉累。

        “马背法庭”就这样诞生了。

        年逾古稀的若合毛是一名退休法官,他曾多次参与“马背法庭”审判工作,有丰富的下帐经验。据他回忆,法官们搭车到乡镇,在当地租马匹,然后骑马下乡。马背上驮着国徽和一些办公用品,还要驮法官们几天的口粮和锅碗瓢盆。

        有一年进山,恰好遇到大雪,巡回队伍被困在山里无法行动。晚上若合毛找了个地势稍微低点儿的坑躲在里面,但是马总想从坑里出去。“我拼命拽住缰绳,手冻僵了不说,还怕马受惊了踢我。但如果让它上去,怕是再也找不到它了,很可能就被狼吃了”。

        若合毛说,遇上下雪天,大风呼呼在头顶刮着,雪片往脖子里灌,人都冻麻木了,夜晚变得格外漫长,怎么也等不到天亮。但这种夜晚,对马背法庭的法官来说,绝不稀有。

        老林不会骑马,第一次骑马下帐,回来后大腿内侧的皮肤全部磨烂了,而且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两条腿僵硬,“第二天彻底不会走路了”。

        但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玛多法院的马背法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鉴玛多法院的成功经验,马背法庭在果洛全州推广开来。

        “只要有共产党在的地方,法律就不会缺席,就算没有路,我们骑马,也要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作为一名老党员,若合毛激动地说。

        路通了,新的时代来了

        2008年之后,玛多县的公路建设有了起色,马背法庭随之转变为现代化的巡回法庭,可以开着车去下账了。

        “但是,开车的困难,一点儿没比骑马下去的少”。

        两年前,郭海洋带着院里的干警下去巡回,赶上了一场大雪,公路就被淹没在山里,积雪填平了所有沟壑,根本无法辨认哪里是路,哪里是山。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当地司机才能勉强找到路,后面的车都跟着前车留下的车轮印迹前进。

        “汽车走在山里,就像是走在一个凹陷的沟里,两边的积雪比车顶都高。”郭海洋身高近一米七,积雪比他高多了,“我站在车走出来的那个雪沟里,根本没人能看见我”。

        86年的小谭是个有着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车坏了被困在山里。由于经费紧张,全州法院的四驱车都有限,车不得劲儿,山里爬坡路段又多,不好走。

        小谭回忆,有一年冬天下去巡回,车坏在半路,随车携带的工具不顶用。“车正好坏在一个垭口,风大的要命。我留下来守着车等救援,车上其他同事步行回去,如果沿途遇到机会,就让路上的司机来帮我拖车,如果遇不到,只能到法院,再开个车来接应我”。

        那天小谭一个人守着那辆车在垭口等了十几个小时,“真希望能有个塑料袋,套在头上挡挡风”。听到小谭说这句话,我觉得很搞笑,想象着一个人站在风口,头上套个塑料袋,风把塑料贴在他的脸上,随着呼吸起伏,渐渐的人脸被塑料袋里的哈气模糊了,他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也看不到他……想着想着,搞笑在我想象出的画面里演变成了心酸。

        遇上雨天,车常常被陷在泥里,全车人都下来推车,人称“当团长”。郭海洋说这在果洛太平常了,一看到同事回来半裤腿泥,大家就调侃:“看来今天又当团长了呗”,但同事们心里其实都是开心的,因为知道大家完成了送法下乡的任务。

        有共产党的地方,法律就不会缺席。这句纯朴的话语,说出了果洛法院人的心声。人民在哪里,人民法庭就在哪里。法官们穿行在空气稀薄地带,无论交通工具如何变迁,不变的,永远是司法为民的初心。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