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即合 两少年西安疯狂作案民和落网

08.06.2017  23:12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董健人 马光明 狄娟娟

 嫌疑人接受讯问

嫌疑人指认作案现场

 

   犯罪嫌疑人张园(化名)是一名90后,2000年7月生人;犯罪嫌疑人蒋成(化名)是一名准90后,如果晚出生40天,他也跨入了90后的行列。严格地说,他们还未完全成人,是多梦的少年。然而,就是这样两名花季少年,却过早地凋谢在了最美的季节。

  张园13岁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在家,2017年3月2日,因盗窃罪被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0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无情的法律念及他尚未成人,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但是无知的他不仅没有以此为戒,反而变本加厉,伙同同样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的蒋成,在短短一个月内流窜西安、兰州、西宁等地作案达30起。特别是在在流窜西安期间,可谓疯狂至极,短短十几日,盗抢并用,作案高达21起。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法则同样适用于尚未成年的他们,张园和蒋成的疯狂最终未能逃过疏而不漏的法网。张园和蒋成在民和县作案时,民和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就已经张网已待,只是狡猾的猎物作案后连夜流窜他乡,致使抓捕工作一时陷入僵局。但是,当张、蒋二人从西安返回民和县后,刚一露头便先后落网。先是张园于5月26日15时许在民和县川口镇北大街被民和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侦查员抓获归案,紧接着蒋成于5月17日凌晨3时在西宁市城东区团结桥一网吧内被抓获归案。经审讯,张、蒋两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至此,由张、蒋两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在陕甘青多地系列案在民和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全力侦破下宣布告破。

  搭伙寻光阴

  因盗窃罪被判缓刑的张园在缓刑期间整日无所事事,想的依旧是不劳而获,最终依旧选择了重操旧业。2017年4月的一天,他发信息给发小蒋成,约定见面坐坐,见面当日两人便夜不归宿,住进了民和县川垣一家宾馆。次日又住进川口镇北大街一家招待所,在该招待所两人商定,由张园吸引老板娘注意力,蒋成顺手牵羊,窃取了老边娘的手机,后以120元的价格卖给了路人。

  两名花季少年的疯狂合作就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见面第三天张园率先提出:“我俩出去找点钱走。”蒋成毫不犹豫,两人一拍即合,随后购买了手钳、螺丝刀、剪刀、手套和一次性口罩等作案工具,准备大干一场。一切准备就绪后,张、蒋两人开始在民和县城踩点,经过多处踩点,他们将最终目标锁定在了川口镇镇政府附近的一家手机店。当晚,张、蒋两人采用窃贼惯用的“零点行动”方式,凌晨一点他们来到事先踩点的手机店,由蒋成在外放风,张园撬开卷闸门入室行窃。凌晨3时许,两人顺利地盗得各种品牌手机30多部,涉案价值6万余元。作案得手后,他们连夜租车逃往西宁进行异地销赃。张、蒋两人到达西宁后,直奔民主街手机城,张园先将一部手机出售,所得赃款支付了租车费用。后两人将所剩手机全部销售,获取赃款6000余元。

  张、蒋两人拿着这笔赃款首先购买衣物,接着流窜到兰州,整日不是在宾馆睡觉就是到网吧上网,就这样在兰州混了三天后去了西安,在那里又疯狂了一把…

  不择手段西安猛出手

  2017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张、蒋两人在西安的十几天里,可谓穷凶极恶,不择手段。光天化日之下敢拦路抢劫,马不停蹄地入室盗窃,演戏一样公然抢劫……连续作案21起,出手频率之高、胆子之大实属罕见。

  据张、蒋两人落网后交代,到达西安的当天夜里就去了事先踩好的一家手机店行窃,一番撬门拧锁后破门而入,盗得苹果牌手机15部,后以共计500元的价格销赃,赃款全部挥霍。仅过了一天,又到一家手机店行窃,被人发现未能得手。后窜入一招待所,趁吧台服务员打瞌睡偷得人民币100元。接着窜至西安市矿山路附近一手机店内盗得现金300元;窜至一彩票店里盗得现金14元。两天后,又窜至西安市户县一手机店内盗得手机20余部。在先后破门行窃两家手机店时,因自动报警器启动未得手而逃。又一天,两人窜入西安市三环附近一家属院内,顺手牵羊盗取自行车两辆。盗取自行车对他们而言就是家常便饭,出门踩点需要骑自行车时,想什么时候偷就什么时候偷,在西安偷了几辆自行车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后来,张、蒋两人嫌自行车不够快捷,干脆打起了摩托车的主意,有一天,两人不仅在西安和平村附近盗取了一辆摩托车,而且还在西安街头玩起了“飞车夺人”,在西安三环附近驾车尾随一妇女,乘其不备抢得该妇女挎包,获取苹果6s手机一部,现金40元;在一花园里夺取一妇女手机一部。

  最为疯狂的是,张、蒋两人趁夜深人静之时上街连续砸碎两轿车玻璃进行盗窃,在其中一辆轿车内盗得现金140元。在深夜破门而入几次失手后,开始当面抢劫。有一次,在西安一超市内,张、蒋两人趁老板不注意,拿起香烟、鸡腿等就跑;还有一次,在一快餐店里,也是趁老板不备,拉开吧台抽屉抓一把钱就跑……

  就这样张、蒋两人在西安先后作案21起,期间,张园还窜至甘肃省临夏市长途汽车站附近一手机店内,盗得手机16部,现金400元;窜至西宁作案5起。两人共计作案30起,盗抢、损坏物品等涉案价值共计逾10万元。这只是两名犯罪嫌疑人初步交代的结果……

  伸手必捉

  不破的真理

  两少年本该享受人生最美的季节,却不幸将在大墙里凋谢,其中的缘由值得深思。

  张园和蒋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为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这一先天不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残缺,对他们认识社会、立足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成长时期,无论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其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故在此期间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较强,自控能力较弱,情绪易走向偏激,易产生逆反心理,易盲目崇拜,其思想和行为常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一触即发且不计后果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的群体文化素质低,认知鉴别能力差,部分还是文盲加法盲。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文化结构偏低,小学、初中一年级以下的居多,有的几近于文盲,由于文化水平低,势必影响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极易被不法之徒威逼利诱,误入歧途。有的未成年人犯罪被捕后,在接受公安人员讯问时竟然说:“我该说的都说了,该让我回家了吧?”文盲加法盲,由此可见一斑。由于他们知识水平的局限和社会经验的不足,认识问题偏重于直观和感性,理性判断能力差,遇事易冲动,行为缺乏自制力,从而导致犯罪,这是青少年犯罪最主要的原因。

  现代青少年心理成熟快,感情易冲动且不能自控,容易误入歧途。如有的就是在性成熟过程中对生理常识缺乏了解而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在外部条件影响和感情冲动下从事性犯罪活动。未成年人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大都经不住外界的各种诱惑,容易萌发出尝试一下的念头。

  但是,无论出于什么样的主客观原因,伸手必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这一点上,家庭、学校、社会在对青少年教育管理中要始终贯穿的一个主线——守法是底线。张园和蒋成之所以疯狂,家庭、学校、社会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张园和蒋成同样也有责任,特别是张园已经因为伸手受到了法律的惩处,更应当从自我主观上引起对法律的敬畏。然而事实上,张园不仅没有以此为戒,反而变本加厉,还拉上了蒋成与之同流合污,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全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今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也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表现,全社会应当从一个新的高度共同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才能预防和杜绝张园、蒋成这类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