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大通等三县被纳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

13.07.2016  22:36

        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制定下发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按照国家要求试点示范县选择标准,在县级自愿申报基础上,省发改委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局开展了筛选工作,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向国家推荐了西宁市大通县、海北州海晏县、黄南州河南县作为我省试点示范县。在我委及相关部门的积极争取下,国家同意将上述三县纳入全国试点示范县给予支持。
      选择西宁市大通县、海北州海晏县、黄南州河南县试点示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符合我省“十三五”农牧业发展打造“三区一带”格局的战略部署。我们将以国家启动实施试点示范工程为契机,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地域特色,配合国家指导三县开展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拓宽农村牧区居民增收渠道。一是在西宁市大通县试点示范“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县域内城乡产业,使二三产业在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聚度较高,较好发挥对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专业特色小城镇。二是在海北州海晏县试点示范“多业态复合型”发展模式。兼具农牧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农牧业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四种类型,以龙头企业为主要带动主体,提高农牧业资源集约利用程度,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开发农牧业多种功能,增强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在黄南州河南县试点示范“产业链延伸型”发展模式。畜牧业向后延伸或者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向畜牧业延伸,促进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结合,提高畜产品附加值。通过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带动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发展畜牧业规模经营;支持牧民合作社和家庭牧场发展畜产品加工和畜产品直销等。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