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跨越发展实现审判执行飞跃——我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综述

13.03.2017  11:01
来源:青海日报

   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法院工作,使人民法院与时代同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既是司法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信息时代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全省法院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信息化工作的战略部署,坚持建设与应用并重,在实现欠发达地区法院信息化工作的跨越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

  我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说: “青海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难能可贵。”

  倾力投入让信息化建设提速再提速

  近年来,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突出“一库、二中心、三平台”建设重点和“网上办案、网上办公”两个应用抓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信息化工作。据统计,近五年来,全省法院投入近3 亿元,共建成了4 大类76种业务应用系统。记者了解到,已经建成的审判信息资源库通过对全省法院审判执行案件数据、司法人事管理数据、司法行政业务数据的集中汇聚,形成青海法院数据中心,能够为全省法院提供数据质量检查、司法统计、审判动态分析、大数据智能分析、审判决策支持、快速检索等服务。

  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各中级人民法院建成了具备远程指挥、视频会商、请示汇报等功能的执行指挥中心。全省法院“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实现了与省公安厅、人民银行西宁支行、青海银行、青海农信社、工商银行的专线联网,并不断拓展联网范围。全省法院均与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查控系统实现对接,执行查控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查物找人,有效提高了执行工作中的效率。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在青海法院率先使用,实现了执行案件的一体化、规范化、智能化、联动化管理。为全省法院配备执行单兵系统184套,确保执行过程的全程记录、全程指挥、全程再现。同时,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积极探索,开通了与当地公安、工商、土地、房产等部门的点对点查控系统。全省法院均建成诉讼服务中心,配备诉讼服务一体机和自助查询机,为案件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南、案件信息查询、裁判文书自助打印等服务;建成诉讼服务信息系统和12368电话热线,为当事人通过互联网等新载体提供网上立案、远程调解、电子送达、网上阅卷、自助查询、诉讼指南、法律咨询等服务;部署了涉诉信访管理系统,建成远程视频接访系统。

  同时,建成数字法庭统一管理平台、司法公开平台、法院专网平台。建成数字法庭统一管理平台,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实现数字法庭的直播、点播功能,实时展示数字法庭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在全省法院、多数人民法庭和7 个监狱建成262套高清数字法庭。建成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公开四大司法公开平台,全省法院流程节点信息、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已实现了自动公开,全省法院庭审视频已在中国法院庭审公开网、青海法院庭审公开网、新浪法院频道同步公开。开通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多渠道开展诉讼服务工作。建成了覆盖全省法院的二、三级专网和办公办案局域网,)具备办公条件的62个人民法庭的四级专网也已全部接入法院专网,实现了信息化基础平台网络全覆盖。

  狠抓应用不被现代化步伐落下

  资金保障到位,设施条件过硬,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一定不能低。尽管面临着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种种困难,但加快信息化应用提速升级是社会发展对法院工作提出的要求。案件信息补录补正工作是第一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法官和工作人员们加班加点,仅仅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全省法院2011年以来共计13万余件案件的信息补录补正工作。

  当然,这仅仅只是开始,很快各种问题接踵而来。面对各种声音和情况,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横下一条心,提出力争用五个月时间率先实现网上办案,提出信息化工作是入额法官的必备要求,同时对信息化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的审判庭负责人作出调整,对工作没有起色的院领导调整分工。

  经过强力推进,省高级人民法院基本实现了系统信息数字化、法官办案智能化、司法公开常态化、司法为民便捷化、审判管理精细化,带动和促进了全省法院信息化应用。通过狠抓网上办案,向科技要人力、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质量,审判工作也呈现出良性运行态势。 2015年和2016上半年,全省法院总收案增长22.91% 、 10.1%的情况下,案件结案率分别上升18.87% 、 8.9% ,法官人均结案数显著提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数据统计,青海法院案件数据的正确率从2014年初的50%提升至目前的99.99%至 100% ,裁判文书上传正确率达到99.27% ,案件数据质量在全国法院中排名前列。法院信息化给当事人及代理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去年,青海汇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蓉代理了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一个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收到法院发来的一条案件信息,由于对汉字不熟悉,他随即将信息转发给张蓉,信息里说明了网上查询案件进程的方式。张蓉说: “如果没有信息化手段,以传统方式办这样一个案子,花钱就不说了,时间精力耗不起啊。”她算了一笔账, “坐大巴从西宁到囊谦县单程需要近30个小时,天气好了不用说,遇上雨雪天,耗费的时间更多。一个官司打下来,立案、查询、开庭等多个环节,律师至少要跑三五趟。现在,法院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案件动态,非常透明、高效。”

  司法为民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

  依托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将审判流程信息、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和庭审情况全面推进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对审判执行工作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这已经是我省三级法院的工作常态。

  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流程公开的服务功能,以“青海审判信息网”基础平台,辅以诉讼服务中心的诉服一体机和电子触摸屏、短信平台、微信平台等向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公开案件流程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法院基本情况和相关诉讼指南信息。截至去年10月28日,全省法院共向当事人、辩护人及诉讼代理人公开案件流程信息140541件,公开案件信息总项数达281万项,“青海审判信息网”总访问量276660次,日访问量522人 ,有效满足了当事人对案件审理的知情权。 “ 12368 ”诉讼服务热线已与最高人民法院对接,全省法院能够向全国各地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发送诉讼服务短信。

  值得一提的是,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率先向当事人以电子送达的方式送达了法律文书;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人民法院率先应用远程视频为远在上海的当事人开庭审理了一起跨省离婚纠纷案件;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以远程提讯的方式,对远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被告人作了讯问;省高级人民法院与西宁东川监狱数字法庭对接,对3 件减刑案件采用远程视频方式开庭审理。网上办案的纵深开展,有效减轻了人民法院办案成本和当事人诉讼成本,解决了刑事案件中押解被告人的安全隐患,方便法官审案、检察机关出庭和当事人诉讼,受到法官、检察官和当事人欢迎。

  全省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走在全国法院前列。截至去年10月 28日,全省法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布裁判文书80155份。同时开始加强少数民族文字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累计上网少数民族文字裁判文书44份,少数民族文字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表扬。

  经过近两年时间狠抓数字法庭应用工作,全省三级法院已基本实现“每庭必录”。去年10月 20日至10月 28日,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通过网络直播公开审理5 件案件,取得良好效果。去年11月 1日起,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所有公开审理案件庭审进行直播,为全省法院即将开始的庭审公开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全省法院的庭审公开平台也已全部开通,截至目前,共有1223件案件的庭审现场在互联网上公开。

  强化顶层设计,实现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突出青海特色,实现信息化建设特色发展;找准补齐短板,实现信息化建设跨越发展,这是我省法院与全国法院同步建成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的工作思路,也是我省法院努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铿锵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