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为海西发展注入新活力 两年来浙江实施援青项目103个

28.08.2015  02:01

   自2013年7月第二批援建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援青工作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把实施援青项目作为重要抓手,把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作为关键举措,积极搭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广渠道的对口支援工作平台,各项援青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海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两年来,浙江省实施援青项目103个,共安排援青资金4.06亿元,实施一批农牧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一批民生项目,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支撑。

  两年来,浙江省把智力援青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品牌”,通过举办培训及支教、支医、支农等多种形式,推进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训和培养。两年共安排智力援助经费1368万元,实施智力援助项目114批(次),培训干部人才9105人(次)。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就地培训医护人员80批(次),1200人次。目前海西在浙江大学等14所院校设立培训基地,在39家学校、医院等单位设立干部人才进修挂职基地,并与浙江的重点医院、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签订60个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全州8个地区与浙江的8个地级市建立结对合作关系,全州9家州、县级医院与浙江省9家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全州30家学校与浙江省30家学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有力助推海西各项事业发展。

  积极加强与浙江省相关部门和地区的沟通、衔接,全面开展高规格、多层次、全方位的互访对接活动。两年间浙江各地区共捐款捐物5000万元以上用于海西各类民生事业建设。海西州党政代表团多次赴浙江交流对接,并就做好援青工作达成共识,浙青双方互访交流214批2350人次。

  两年来,通过先后组团参加“浙洽会”、“青洽会”和举办柴达木浙江工业园项目推介会、“浙商走进格尔木”项目推介会,进一步加强两地政府间、企业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更多的浙商走进海西、投资海西。在各类洽谈会期间,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更加重视签约质量,让结对双方政府牵线,参与企业自己考察、自主决策。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签约了一批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适合海西地区发展的项目,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格局初步构建。

  两年来,两地重点谋划旅游产业发展,建立旅游推介、文化走亲平台。从策划实施“美丽柴达木、相约西子湖”为主题的旅游专场推介会和“醉美昆仑·梦回钱塘”为主题的文化走亲、旅游推介活动到举办“昆仑·东海情相依——浙江省武义县文化走亲”活动,通过文艺演出,项目推介等形式,精彩展现浙江及海西风情、昆仑美景,进一步增强两地文化交流创新,促进两地全面深入合作,推进两地人民友谊和文化共同繁荣发展。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洽谈,建设特色中国“柴达木馆”,提升柴达木枸杞、牛羊肉等特色农牧产品包装、品牌和销售,打开海西州特色优质农牧产品的电商销路,着力提高海西州农牧民收入。青海柴达木枸杞一条街在嘉兴市多德福·嘉兴食品城正式启动,14家海西州枸杞企业入驻,标志着全州枸杞企业首次组团走出海西,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全国枸杞市场销售份额,加快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动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