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有门 受助及时:平安区编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网”

20.09.2016  04:41

  平安区民政局为重点优抚对象体检

  青海新闻网讯

  “救急难”救助困难群众补“短板”

  社会救助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事关困难群众安危冷暖和柴米油盐,具有“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2015年3月,民政部、财政部确定平安区为全国“救急难”试点区。春风两度,“救急难”试点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已在平安大地开花结果。目前,平安区已建立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为基础,以特困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为辅助,以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多方位的保障。

  平安区民政局为巴藏沟回族乡堂寺尔村贫困群众发放救助金

  平安区救急难工作联席会议

  平安,地处青海省东部的河湟谷地里,被誉为“高原硒都”。是海东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及海东市核心城区之一。在这片方圆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3镇、5乡、111个行政村,汉、回、藏等约13万各族群众共同生活在这里。

  贯通谷地的交通大动脉、航运繁忙的西宁空港、星罗棋布的美丽乡村、急遽崛起的新城和工业园区,正演绎着新时代的新故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困的阴影,仍然困扰着这里不少的人们,成为社会保障和决胜小康的最大难点。数字显示:平安区“两线合一”的贫困人口2306户7530人;城市低保2266户5377人;一、二级重度残疾人2160户2179人;农村五保户323户331人;孤儿47户54人;困境儿童267户286人;重点优抚对象418户419人。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开展以来,平安区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实践,主动倾听困难群众心声,维护困难群众权益,制定了《平安区“救急难”主动发现制度》,全区依托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村委会、村共青团妇联、老年协会组织、民政干事、扶贫第一书记、村警和楼长,让他们担任“救急难”信息员,对群众“急难”事项早发现、早介入,切实打通村(居)“最后一公里”。通过“一门受理”与“主动发现”,力求救助无盲区;通过协同办理与快速响应,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兜底民生,把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护伞”注定是一项系统工程。近日,记者在沙沟乡中庄村采访时了解到,村民牛才周在今年的3月8日开车带着妻儿以及同村的其他5个人到平安办事,在返回的路上与其他车辆碰撞造成1人死亡、 4人重伤的交通事故。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对方为主要责任,由于对方车辆没有保险,也无力承担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所有伤者医疗费用共计20多万元。“救急难”信息员——本村村委会主任了解情况以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到沙沟乡政府,乡政府核查后,将情况及时转办至区民政局,经区民政局局务会研究,决定通过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为牛才周及其他受伤村民救助资金4万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现在妻子已经能够独立行走,牛才周拿出几个红本本跟记者说,按照政策规定,现在他家获得了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残疾生活补贴,没有后顾之忧了。

  “五张网”牢牢兜住社会救助底线

  “‘救急难’政策实话好,百姓的难事全管上。心没操来着,神没费,惠民的政策全享上。” 9月12日,平安区三合镇村三合村年过八旬的低保户马春芳老人唱起了花儿谢党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马春芳的儿子罗英身患残疾,体弱多病,娘俩相依为命。家中住房为80年代初修建的,现如今已经破烂不堪,其本人也没有经济能力修建新房。2015年10月,三合村“救急难”信息员赵延海在发现这个情况以后,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上报区住建局,将罗英确定为2016年危房改造对象,为其家庭补助危房改造资金2.5万元。区民政局为其解决临时救助资金0.3万元。2016年7月底,罗英搬进了新房。

  平安区民政局局长张元龙为马福送去1万元救急金

  平安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兴走访受助家庭

  这仅仅是平安区推进救急难工作的一个缩影。试点工作伊始,平安区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力量,深入城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编织“救急难”五张网。

  第一张网是“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大救助机制。遵照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制定了《平安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运行信息化管理平台,在线申请、受理、转办困难群众救助事项,真正做到了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和社会救助时效。

  第二张网,是“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制定《平安区“救急难”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制度》,全区依托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村委会、扶贫第一书记和工青妇组织等,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及时帮助了困难群众,兜住了救助底线。 2015年,通过老年协会,居家养老服务,主动发现85人(次)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区民政、住建、教育等部门及时予以救助。

  第三张网,是快速响应机制。制定《平安区“救急难”及时办结制度》,建立“救急难”绿色通道。对属于“急难”的申请救助事项,系统后台将“急难”信息直接传送到区民政局系统中,由区民政局第一时间负责开展救助工作;对于主管部门不明确且现有制度无法解决的“急难”事项,提交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协调有关部门合力解决;对于城乡居民家庭中遭遇“急难”情况的救助,及时启动应急救助程序,简化审批手续,采取先行受理审批、发放,后补办手续的方式,为困难家庭及时提供生活救助。

  第四张网,是部门对接机制。制定《平安区“救急难”部门转介制度》,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通了与有关部门以及慈善协会、红十字会和工青妇等社会组织团体之间的信息对接渠道。对属于住房、就业、教育部门的救助事项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在线转办、反馈办理结果;对政府救助完后还有困难的申请事项,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及时转介到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从而有效统筹了各类救助资源,进一步加强了和慈善组织间的有效衔接。

  第五张网,是信息共享机制。制定《平安区社会救助资源信息共享制度》,将救助信息全部导入到困难群众信息数据库中,实现救助资源信息共享。

  五张网,牢牢兜住了社会救助底线,一场关乎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在古驿大地徐徐开展。

  社会救助“点亮”困难群众新希望

  平安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在承接“救急难”工作中的作用,着重对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三合镇三合村的王鑫,今年只有15岁。两年前他患重感冒引起肺炎,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被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母亲魏福英在那一刻几近崩溃。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借遍了亲朋的钱,孩子一病让这个本来就经济拮据的家庭陷入困境。

  平安区民政局局长张元龙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召开局务会,从“救急难”资金中拿出1万元,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从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王鑫先后住院23次,共花费医疗费近30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了16万多,大病医疗保险报销2.4万元,民政部门医疗救助6.8万元。

  现在,王鑫已经基本恢复到健康的状态,已经像以前一样进入学校读书了。母亲魏福英说:“多亏党的政策好,我儿子的命是大家救回来的。”

  三合镇新庄村村民祁柏民夫妻2人以打临工维持生活。2014年元月份,儿子祁继发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先后18次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费用共计达31.82万元,家中的积蓄全部花光了,还从亲戚朋友中借了好多外债,给家庭生活造成极大困难。区民政局得知情况后,经局务会研究及时将其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为了解决因住院治疗产生的高昂费用,除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部门报销14.98万元外,民政部门又给予大病医疗救助10.40万元,本人负担了6.44万元,各类救助占其医疗费总支出的79.76%,有效地解决了其家庭的困难问题。

  为帮助因重大疾病、天灾人祸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平安区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每户给予1至5万元救助。并设立灾害应急救助资金,使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得到迅速、有序、高效的救助。2015年至目前,全区共发放临时救助金520万元,救助240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78.3万元,救助大病患者1663人(次)。与此同时,不断拓宽救助范围,加大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等,一年多来,共实施困难群众危房改造530户,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142人(次),帮扶“4050”人员230人(次),从而有效解决了城乡困难群众遭遇的突发性、急难性和重大疾病等困难问题。

  在工作中,平安区以救急为先,个别“救急难”事项采取“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特事特办,及时化解群众困难。“让突遇不测者得周急之助,因病因灾者去生存之虞,创新创业者无后顾之忧,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我们的初心和追求。”平安区民政局局长张元龙如是说。

  兜底保障实现“应救尽救”

  “本来想请村里给开个证明,我自己回来到区里跑。没想到,在乡政府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受理’窗口递了申请,不到一周就拿到了临时救助,解了燃眉之急……”。9月15日,沙沟乡树尔湾村村民马宝贵说起在“一门受理”窗口前办理手续的场景,依然激动不已。

  2015年,马宝贵20岁的儿子马福不幸得了股骨头坏死,本不宽裕的家庭顿时陷入困境。“受理后,将申请报区社会救助中心,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参照核对结果,根据申请人需要拟定救助金额,再报区里审批、公示。”沙沟乡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这些程序都由乡上的办事员通过民政救助系统,在网上操作完成。

  “以前都是自己跑,找得到地方、材料都带齐了,也要跑四五趟才能办好。前前后后跑下来,黄花菜都凉了。现在多好,低保、大病医疗、临时救助等,这些救助都能在这个窗口办理。”马宝贵说。

  像马福一样,来自平安镇湟中路社区的杨海平也享受到了社会救助的“及时雨”。杨海平夫妻二人都是下岗职工。2014年9月,杨海平被确诊为髓样白血病,2015年一年时间先后住院18次,共花去医疗费用14.79万元,并长期进行化疗,民政部门给予2.22万元的医疗救助,重大疾病医疗救助0.35万元,自己承担2.32万元,由于他长期住院治疗,又是低保户,没有其他经济收入,今年春节期间,区政府又从“救急难”补助资金中解决1万元。

  “我是通过镇上行政服务中心的‘社会救助受理服务中心’申请的。听工作人员介绍这儿不光能受理低保、医疗救助等,住房、上学、找工作有困难的,他们也给转接到有关部门,还帮着我们协调办理”。杨海平所说,正是被称作“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创新机制,也是继近年来我市缩减审批流程、将多项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后,为困难群众求助打造“绿色通道”的又一高效举措。

  “我们已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及临时救助等集中在一个窗口办理。”平安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兴告诉记者,按照市民政局要求,区民政局在建设基层受理办理平台的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完善部门间分办、转接流程,限定办理时间,及时告知或公开转办进度,建立长效机制,促成救助申请人和救助部门高效对接。

  启动“救急难”试点,加大救济投入和救助力度,无疑体现出为民理念的提升,在救助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个个有温度的大救助场面:富康医药集团和华夏医院等企业和社会各界捐款,省民政厅多渠道筹集“救急难”资金,目前,平区“救急难”基金池内汇集资金达375万元。

  平安区民政局局长张元龙说:“救急难试点工作中,平安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十三五”时期,平安区将不断规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分类施保,实施差别化救助,重点加大对低保家庭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重病患者和重度残疾人的救助力度。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按照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稳步增长。医疗救助“升级”,进一步提升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救助工作效率,减轻了救助对象负担;特困人员“全救助”,提供疾病治疗,住房救助,教育等多方救助;兜底保障,实现“应救尽救”。

  “东边的太阳出山了,西边的月亮者下了。‘救急难’政策落地了,老百姓高兴者笑了。天上的云彩雾拉了,树尖上落下个雨了,急难的事儿者不怕了,兜底的网网儿牢了……”我们相信,“花儿”飘香的金色谷地,定能成就平安百姓的追求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