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207名农民工领到工资

26.11.2018  11:22

  青海新闻网讯 “俞仕兵”“到。”“在这签字按手印,你数数,这是你的工资。”11月24日24点左右,德令哈市劳动维权服务中心大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现场监督,为207名农民工发放工资470万元。

  “都停工了还没领上工资,我们还等着拿上钱了好回家过年呢。”11月初,德令哈市某建筑项目班组的十多人来到德令哈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反映项目公司拖欠工资问题。接到投诉后,市劳动监察大队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展开调查,联系项目主管单位,督促甲方、业主方和施工方筹备资金。经过监察员一个一个、一天一天确定农民工工作量、争议焦点等相关事宜,反复和三方做工作调解,最终解决了农民工工资问题。

  在工地辛苦干活,一旦发生欠薪问题,工资找谁要,这是农民工特别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海西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劳动维权工作,普遍建立清欠工作领导机构,始终以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为宗旨,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2012年3月,成立由人社、住建、公安、工会等13个部门组成的“海西州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形成各部门职能整合、集中办公、机构常设的长效机制,为劳动者建立一个便捷高效的维权平台;研究制发《海西州建设施工项目用工普查和欠薪预防监察台账》,相继制定出台《海西州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海西州矿山企业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实施办法》《海西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移送和查处工作实施办法》《海西州施工企业农民工进出场登记和代发工资制度》《海西州预防和处理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案(事)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去年又研究制定《海西州欠薪应急周转金管理办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治理清欠工作新机制。同时,全面推行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前期排查、快速处置工作机制,建立引导和解、强化调解、依法查处、移送司法并重的四项办法措施,会同公安部门加大对恶意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

  截至目前,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共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49件,比上年同期下降57%,涉及农民工1702人,比上年同期下降55%;拖欠金额1813.7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工资清欠率达96%以上。

  “农民工维权工作是否奏效,关键看长效机制发力,我们要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在州劳动监察大队队长杜政岩看来,必须依法维权,主动巡察,拓宽诉求渠道。“农民工欠薪案件呈下降趋势,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还是要靠制度多措并举。”

  “情系百姓,一心为民”“保障劳动者,呵护打工族”“一身正气保护合法权益,两袖清风维护法律尊严”……在德令哈市劳动维权服务中心大厅,挂满了农民工送来的感谢锦旗。德令哈市劳动监察大队劳动监察员闫军耐心地给来投诉的农民工讲解劳动维权,“不要着急,我们先了解情况后,会联系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方协调,一定会想办法帮你们解决好。”他说,“我们通过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签订劳动合同备案、实名制台账管理等一系列举措,这两年讨薪的比往年少多了。”

  来自四川广元的俞仕兵领到了14000元工资,前段时间不知道何时能领上工资,他心里非常着急,“剩下的一万多元工资承诺12月底前打到卡上,有劳动监察部门给我们做后盾,再也不怕拿不上工资了。”他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