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德平:为弥补社会发展短板建言献策

23.12.2014  14:48

      自走上学术道路以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向德平便致力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等领域的研究。在他看来,这些研究不仅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亦非常重要。

  发掘社会学研究的“中国经验

  无论是探索社会政策的制定原则,还是关注社会工作的制度建构,向德平始终致力于发掘“中国经验”。

  “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进入到‘社会政策时代’,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和谐发展,逐渐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实际上,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因为社会的发展不能一味讲求效率,更需要兼顾公平,而此种社会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政策的推行。换言之,如果说市场竞争讲求的是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那么旨在让更多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政策恰好是对这一‘短板’的弥补。”向德平说。

  向德平认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必须与本土国情相契合,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因此,他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原则和路径。

  除社会政策之外,向德平对本土社会工作的制度建构和创新发展也颇为关注。他告诉记者,社会工作是社会政策的重要实现方式,但作为一门舶来的学问,将国外社会工作制度照搬到中国,很可能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窘境。因此,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必须树立本土意识,符合中国国情。

  通过研究欧洲、美国等域外社会工作制度,以及对深圳、上海、广州、东莞等国内城市社会工作现状的调研,向德平对我国社会工作制度的需求状况、演化过程、支撑条件、制度环境等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分析了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变迁、社会福利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他对社会工作制度的价值取向、目标系统、主要内容、构建途径等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学界对于建构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已经形成共识,我并不是‘孤军奋战’。我只是希望自己提出的策略和路径,能够使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少走些弯路,让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服务惠及大众。”向德平回顾道。

反贫困研究关乎民生、惠及百姓

  近年来,向德平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反贫困研究。“扶贫开发是民生问题的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伴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颁布,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步入一个全新阶段,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若要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必须对新时期中国反贫困进程予以准确把握。”向德平说。

  谈及研究初衷,向德平说,反贫困研究关乎民生福祉、惠及大众百姓。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所思,帮助那些在社会层级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生活得更有尊严,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搭建反贫困研究动态发布平台

  “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由于不同地区在人口、资源配置、环境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当前的减贫任务仍很艰巨。而且,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与改革的深度推进,我国贫困人口的结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日新月异。如贫困的动态性、流动性等新态势,就需要重点关注。”向德平强调,“如果缺乏及时、动态的发布平台,制定减贫政策时依据的就很可能是过时的数据信息。如此一来,政策尚未出台就可能已经不合时宜。同样地,假如理论研究引用的也是过时的数据信息,很可能理论观点提出之时,就已经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将对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带来挑战。

  从2012年开始,向德平和他的研究团队承担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的编写任务,并通过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对不同政府部门、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媒体等各自独立发布的贫困与反贫困数据进行统一整合,确保每年发布数据的及时性和权威性,以期降低我国的反贫困政策与理论指导脱节的风险。

  如今,《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已经发布两辑。从聚焦新阶段“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的实践模式,到探索社会扶贫的推进路径,向德平希望每一年的报告都能把我国反贫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新动向迅速、动态地反映出来,为中国反贫困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7日第681期 作者:记者 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