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锋同志学习

06.03.2016  02:06

  青海新闻网讯 1962年8月15日,雷锋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年仅22岁。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53年来,雷锋的故事响彻中华大地,雷锋的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引导一代又一代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雷锋式的英模人物,如璀璨夺目的群星,交相辉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像永不熄灭的火炬,代代相传!

  53年后的今天,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向纵深发展,打造青海精神高地,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本报推出“雷锋日”特别策划,刊发四位道德模范的学雷锋故事,用他们的感悟来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号召全省各族群众,在这个明媚的3月里,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贺频:无怨无悔照顾妻子三十载

  【贺频,56岁,青海小岛文化教育发展基地信息宣传科科长,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曾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青海省“和谐文明家庭标兵”等称号。】

  贺频的爱人原是一名教师,1982年因患视网膜色素变性,她的双眼视力严重低下。从那时起,他不辞辛劳地照顾妻子,带着妻子四处寻医,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能治疗眼疾的地方。遗憾的是,妻子的病终无法治愈,被确定为盲残二级,生活基本无法自理。自此,照顾妻子饮食起居,负担所有家务,成为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三十多年如一日,他没有豪言壮语,也从无怨言,与妻子演绎了一段平凡却恩爱有加的爱情经典,感动了家人、邻里,感动了同事、朋友。

  不仅如此,他对待岳父母也贴心、孝顺。他把家中唯一阳面暖和的卧室腾给老人居住,自己和妻子睡在客厅;他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迎合老人的口味;他从不违背老人的意愿,大事小情总是按照老人的要求去做。

  三十多年来,贺频关爱妻子、孝敬老人、爱护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点点滴滴的真情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幸福美满家庭的真谛。用同事们的话说,这些年他所做的事情看似平凡,其实真是非常人所能做到的,是平凡中见真情。

  在贺频看来,我们都需要爱,社会更需要爱。学习雷锋精神就是学习和发扬他无私热爱他人、帮助他人、善待他人、包容他人的精神,就是学习他总是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就是学习他总是心想他人、心想社会、心想国家的精神。

   马宝祥:危难时刻 总要冲在最前面

  【马宝祥,49岁,西宁市湟中县大才回族乡前沟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提名奖获得者,曾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青海好人”等称号。】

  二十年前,马宝祥就是学习雷锋的典范,他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十年前,他开始热心助学,为大才乡小学捐款3.3万元,为前沟小学维修学校大门、围墙和食堂,捐出2.3万元成立“宝祥奖学基金”,每年出资2万多元用于奖励湟中县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工作突出的教师,以及高考、中考状元。

  2011年3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马宝祥更是积极为村民办好事、解难事,先后垫资8000多元改造村“两委”办公室,从有关部门争取面粉40吨,为50户村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实施了80万元的村庄排水设施项目……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与省红十字会取得联系,获得批准后,带上儿子、女婿等8名家人,组建“青海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情系玉树马宝祥志愿者小分队”,开着自家的卡车,带上矿泉水、方便面、帐篷、铁锹等价值5000多元的救灾物资,赶赴灾区。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他再次组建“青海省红十字会民族应急救援队”,为灾区发放帐篷1000多顶,被褥500多件,食品、饮用水近百吨,向遇难者家属捐助资金7800元。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他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灾区。

  马宝祥说,雷锋是他学习的榜样,他有责任和义务推动雷锋精神和民族大团结精神的融合,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李桂花:真情奉献诠释雷锋精神

  【李桂花,35岁,海东市平安区丑小鸭发型设计室发型设计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提名奖获得者。】

  1996年起,李桂花从事发型设计行业。认识她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她为人爽快,待人接物坦诚;工作中的她,做事认真,始终秉承“顾客至上、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当她得知平安区湟中路社区特殊人群理发不便时,主动找到社区,申请成为义务理发志愿者,还将“丑小鸭发型设计室”定为社区理发服务部,为75岁以上老人提供理发优惠服务,为病残、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电话预约、无偿上门服务。每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坚持在广场上为群众义务理发。每年重阳节,她都会带着员工到养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们义务洗头、剪发。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时,她主动找到当地民政部门,为灾区捐款2000元。

  李桂花说,这几年,有许多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涌现出了许多“雷锋”,他们用自发的行为和真情诠释了雷锋精神,让她真切感受到雷锋精神不是三月里来,四月里走,而是深深地扎根在大家心底,雷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她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提名奖时,她才体会到雷锋那句“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真正含义。

   崔宝巍:奋不顾身 勇救落水儿童

  【崔宝巍,18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提名奖获得者。】

  崔宝巍是普通的农家子弟,也是救人的小英雄;他是最平凡的高中学生,用善良和勇敢感动了无数人。

  2015年4月11日,崔宝巍与同班同学在离学校不远的大水塘边散步时,触目惊心的一幕出现在两人的面前:水面上漂着3个小孩,已无力呼救的他们在冰冷的水里拼命挣扎。急中生智的崔宝巍和同伴赶紧脱下外衣绑在一起,同伴一边抓住衣服的一端在岸边保护崔宝巍,一边大声呼救。崔宝巍来不及脱鞋,拽着衣服的另一端钻入刺骨的水中,他先抓住一个小女孩的小手,奋力拽向自己的怀中,第一个小女孩得救了!来不及喘口气,崔宝巍再次跳入水塘中,在一位回族阿爷的帮助下,一个小男孩也被救上了岸。当崔宝巍又一次奋不顾身向水塘的更深处走去时,最后一个小女孩已沉入水底。就在这时,营救人员相继赶到,崔宝巍协助警察和家长搜寻小女孩。不幸的是,小女孩因溺水太久,最终未能得救。

  很快,崔宝巍和同伴勇救落水儿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青海大地,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出名了。他说,救人只是一件小事,当时的情况他不能不救,他没想过自己要做多大的事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好,因为家人和老师时常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