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百姓圈中的“两会声音”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年一度的西宁市“两会”即将拉开帷幕。每年的市“两会”,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无论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繁荣等大事,还是医疗、教育、就业等百姓最关心、最贴近的民生问题,无不牵动着大家的心。市“两会”召开在即,大家对“两会”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也逐渐增高。“过去一年,政府都帮老百姓解决了哪些问题?”“百姓今年关注啥?”“今后的发展思路有哪些?”大家所关注的视角虽不相同,但却有共同的焦点,那就是关注西宁民生实事、关注西宁经济发展、关注西宁高质量发展,最终都是期盼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件件热点问题得以解决
“看看我们这个老小区改造后是不是与过去大不同了,外墙加了保温层,室内温度提高了三四度,院落中的绿化一点都不比新建小区差,改造后的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屋内暖、屋外绿,党的好政策见到了实效,真是太开心了。这些年,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我们老百姓对每年召开的市‘两会’也越来越关注,希望能从今年召开的市‘两会’上听到更多的喜讯。”家住纺织苑小区的赵女士从未想过自己住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跟新建小区似的,不仅感慨道。
“昆仑路下穿隧道通车,车辆被分流行驶,道路也宽敞了不少,大大缓解了车辆拥堵问题,从东川工业园区到海湖新区不走快速路也能快速通行,真是太好了!”市民杨勇兴奋地说道。目前,海湖路下线口、胜利路下穿主通道、湟中路下穿通道都已建成通车,湟中路人行地下通道已建成,胜利路人行过街地道完成主体施工。
“作为一名西宁人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作为一名西宁的老人那就更幸福了!儿女工作忙,中午顾不上回来给我做饭,老年幸福食堂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家住莫家街的张大妈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聚焦多元化需求,紧盯老年人用餐难,投资2000万元,建成“幸福食堂”276个,形成15分钟助餐服务网络。建立助餐补贴制度,困难老人每天只需1元钱就可享受“量足味美”的午餐。同时,西宁在全省率先开展“医养结合双证双营”,依托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开展以社区照护服务为主的医养结合工作,实现了养老服务设施养护照一体发展。
2022年,30件重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其中16件超额完成,这份有温度有分量的民生答卷,有力推动了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期待在市“两会”上听到更多好声音
“教育”“就业”“看病”“交通”……百姓今年关注啥?
“‘双减’政策出台后,孩子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多,他们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激发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潜能。希望在今年的市‘两会’中听到更多关于教育方面的好消息,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学生家长李婧说道。
“现在进入智能时代,对于我们这些只会一些基础技术的农民工来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即使是在建筑行业,现在也要高技术人才,希望可以给农民工提供‘充电’平台,让我们也多学学新的技术,可以找到自己的好岗位。”农民工米强说。
“说实话,这些年西宁的道路交通越来越好,脚下的路越来越宽,越来越顺畅,但是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日益增加,充电装置的配备有些跟不上,希望可以多设置一些充电装置,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市民巢志军说。
“这些年,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高,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都能享受到医保政策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医院检查流程,降低不必要的检查项目,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市民梁宁说。
▶拼搏赶超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出门转角见的公园越来越多了。”“西宁越来越绿了。”“市民素质越来越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十大幸福城市……这些年,西宁在飞速发展的路上硕果累累。
“这几年,西宁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公园多了,绿化好了,道路通畅了……西宁紧扣城市发展脉搏,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崛起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新兴区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市民王海青感慨道。
“在党的好政策下,孩子不仅接受了好的教育,还有了好生活和好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相信今年的市‘两会’上将会有更好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也非常期待。”市民李乐说。
新使命激发新担当,新期待召唤新作为。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建设,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做好民生工作的重大意义,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紧盯时间节点,量化目标任务,逐项制定方案,全力以赴推进,确保把每件民生实事都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