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成:检视不文明过马路的现象

07.06.2016  11:04
来源:青海日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文明的过马路现象主要有这么几种:凑够个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身手矫捷翻护栏的“翻越式过马路”;大步流星的“横穿式过马路”……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无视交规的不文明表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过马路现象并不罕见,可以说天天都有、各地都有,有些人看来习以为常,然而谁都明白其危险性。社会各界一直以来都在呼吁改正不文明的过马路行为,媒体经常宣传各种不文明过马路的危害,各单位不断教育大家遵守交规文明过马路。但是很多年下来,不文明过马路的现象并未彻底改观。

  其中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方面人们的自律意识不够强,总是觉得车会让人,为了图一时的方便或者争分夺秒,全然不顾车辆的行驶状况和信号灯。客观方面,我们的道路信号灯设置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交汇方向较多的路口,不论人行信号灯是红是绿总有通过的车辆,让人不能畅行无阻。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为不文明过马路的积弊进行深刻思考。从主观方面来说,我们多年来一直奉行“车辆礼让行人”的准则,即便完全是行人的过错,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仍然要追究机动车驾驶员的责任,行人也就抱着这种心理,认为车肯定不敢撞过来。但具备足够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突发情况面前,车辆的制动是存在局限性的,哪怕是司机处理及时得当,结果也可能会失控。

  从客观方面来说,信号灯设置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没有一个地方的信号灯是全部科学合理的,有的是时间过短,有的是不能在绿灯亮起的时候放心畅行。这方面我虽不是专业人士,但总觉得应该有最佳方案。因为不仅在发达国家,就是在国内的发达地区的城市中,在这方面都有先进的经验可供参考,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切实学到家,真正落实到位。

  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不文明过马路现象,我们就会发现它是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障碍。坏习惯的传播性强,我们从生活中就能发现它的危害,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基本上都是有一个人先跨出一步,其他人就紧随其后,原本想按规矩过马路的人见此状不想“吃亏”,也赶紧跟上来,领头的人于是更加大胆,结果就是一拨人就这样过去了。这样你带我、我带他,就带出了很多不守规矩的人,更恶劣的是带坏了孩子。对孩子们来说,不论学校和家庭怎样苦口婆心地教育,现实生活才是最有力的教科书,那么很有可能这种坏现象就会一直传下去,永远消除不了。

  在我看来,不论是行人或者机动车驾驶员都不要“礼让”,交通部门合理设置信号灯,所有人都按规章走和停就对了,用“礼让”这种模糊的标准来要求各方都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也不利于道路安全。只有所有人都在该走的时候走,该停的时候停,走的时候没有障碍,停的时间合理,文明过马路才能的全面形成,只要人人做出努力,相信这一天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