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探寻红色遗迹 追忆革命往事

03.10.2019  09:35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金秋十月,70年前的今天,一面火红的旗帜迎风冉冉升起,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那些曾经记录前辈先烈们奋斗的遗迹,诠释着中国革命道路上的苦难和辉煌,今天我们再次追忆这些红色遗迹,重温革命往事。

  班玛县的红军印记:红军沟

  秋天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红军沟内,群山巍峨、秋意绵绵。1936年7月,红军二、四方面军近2.5万人从四川甘孜进入班玛县子木达沟,在这里休整了20余天,在这里他们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也留下了他们铿锵的足迹。

  在红军刚来到班玛时,藏族群众因不了解情况十分害怕,甚至有些人还躲进了山里。但当他们发现红军在军粮告急的情况下,一直坚持用捡拾牛骨炖汤、采挖野菜等方式充饥,很少向牧民购粮,每夜都露宿草原时,他们对这支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的队伍改变了态度。

  当时的部落头人亚当旦洛在得知红军缺少粮食时,不但自己积极捐出了牛羊、青稞,还发动部落人一起捐献粮食。亚当旦洛向红军捐献粮食的场景被立为塑像陈列在班玛红军沟纪念馆二楼最显眼的位置。

  当地群众不仅积极给红军捐献粮食,还为长途跋涉中受伤的战士们提供住宿。但当时的班玛县非常贫苦,群众家里往往没有多余的房间。班玛当地的寺院,如吉德寺、吾扎寺、班前寺……纷纷邀请红军入住,甚至将佛殿经堂也腾了出来。7月的青藏高原深夜寒冷,但百姓和僧人的善良无疑温暖了红军的身心。

  在这里,长征红军休养生息,与当地藏族同胞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将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带到了这里。同时,也将革命的精神火种留在了这里,班玛红军亭中,保存着红军留下的标语“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亭外的围栏上,还系着百姓们献上的哈达。

  当地藏族同胞为了表达对红军的怀念,把子木达沟改称为“红军沟”,从此有了红军亭、红军哨所、红军桥、红军墓、红军泉……还留下了一首歌谣:“红军走了,村寨空了。村寨空了心不焦,心焦的是红军走了……”

  如今,这里如诗如画。时光飞逝,距离红军经过班玛县已经过去了多年,但红军留下的长征精神依然在这里闪光,红军与班玛县群众的军民鱼水情代代相传。红军沟,这座屹立在玛可河畔的丰碑,绝对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失,反而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弥久留香。

  中国首座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

  这里是青海境内我国著名的原子城,它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核武器研制和试验基地,老一辈军工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原子城”也称为“青海221厂”。

  进入原子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背面是600字的碑文。碑高16.15米,象征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刻;碑顶镶嵌着和第一颗原子弹形状大小相同的不锈钢圆球,象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碑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浮雕。这座纪念碑是1992年核基地的主人们在撤离前留下的,是那段轰轰烈烈岁月的历史见证和永久纪念。

  上世纪60年代,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这里,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销基地的决定。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将这里命名为西海镇,并确定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三十多年间,221厂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核工业前行发展的每一步,它更是“两弹一星”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孕育、形成的摇篮之一。现在的原子城依然保留着众多的实物纪念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人民在非常困难时期,艰苦创业的历程。它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红色教育基地:循化红光村

  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最西部,矗立着一座高峡平湖的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而在电站大坝脚下有块饱含革命先烈坚定信念的红色土地——查汗都斯乡红光村(原名赞卜户村),这里留下了西路红军的红色遗迹。

  走进查汗都斯乡红光村,走进了那段红色的历史,这块红色的土地让我们的思绪不时地追溯到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和红色记忆。1939年,四百多名红军西路军战士组成“工兵营”在这一带伐木、垦荒、修路、建房等。西路军战士在建造村落、清真寺以及学校时,虽遭到严密监视,但他们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在修建过程中巧妙地将红五星、镰刀、斧头、领章等象征革命的图案雕刻在青砖之中,镶嵌在墙壁和地基之上。

  走进四合院布局的红光清真寺时,北房挂着“中国工农红军红光清真寺西路军纪念馆”的牌匾,馆内陈列着红军战士曾经在这里劳作时所用的一些工具,在锈迹斑斑的工具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红军英勇悲壮的豪情,更能感受到每一位红军战士对美好明天的期待。

  如今,红光村已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农村。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红光村以红军精神为动力,不断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做大做强红色旅游,把红光村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全村各民族同心协力、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轨迹。

  红光村以独有的红色资源优势,逐步建成了以西路红军纪念馆、博物馆、红军清真寺、红军小学和红军广场为主的“五点一体”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在引领各民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光村被确定为争创全省传承红军精神教育基地先进村和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七十多年过去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撒拉族群众在这里幸福生活,并为明天而辛勤耕耘着。当地群众结合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优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品牌效应,将依托著名红色旅游景点的红光红军小学、红光清真寺、西路红军纪念馆和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等景区,发展独特的撒拉族民俗和红色旅游,将红光村全力打造成一个具有丰富红色文化内涵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