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征文:风雪里的感动

15.04.2016  14:19

  青海新闻网讯 那一年,突然接到山里人带来婆婆的口信,说是孩子突然生病了,让我们赶快回家一趟。听到孩子生病,我和爱人来不及收拾行装,急匆匆地出门。

  婆婆的家是住在山上的。一条公路自沟口蜿蜒而上,平整的水泥路不到几百米就消失了,愈发陡峭的大路坑坑洼洼爬到山的尽头。因山势太高,通讯设备极为落后。往山上打电话十有八九的打不通,碰上要紧事托人带话要费好多时日。除了几辆在半山腰拉石头的大车,很少有别的车辆在路上跑。当地老百姓习惯抄小路到县城,大概长期走山路,练就一双好脚力,上山下山用不了三个小时就到了。第一次上山是我刚结婚的时候,从来没有爬过高山的我,原以为婆婆家住在山上,也只是一座小山,没想到整整走了五个小时,翻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走到婆婆家门口,早已脚疼腿困,筋疲力尽。一到家,什么也不说,一头栽倒在炕上,一觉睡到天亮。

  那天正赶上风雪天气,山里气候比较冷,风裹挟着大团大团的雪花砸到人的脸上,生冷的疼。这么大的雪,靠两条腿上山是很困难的。山路口停着两辆大东风车,爱人跑过去,和车司机说了好多好话,人家看看天,直摆手,出再多的钱都不愿意替我们跑一趟。天阴沉沉的,雪还在疯狂的往下抛。一想到不到两岁的孩子此时正受着病痛的折磨,我蹲在雪地里,心揪成一团,比风雪割着脸还要疼。“走,走着去,总会走到家的”。爱人一把拉起我。我和爱人深一脚浅一脚的沿着公路往上走,小路是走不了的,雪大路滑,太危险。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的凛冽,雪片像无数的冰叶子朝我满头满脸的扑来,密集的雪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和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的朝前走。我们相互搀扶着顶着风雪,在雪的包围里左冲右突。这样的天,这样的雪,人变成了雪,冰凉凉的。我顾不上哭泣,埋着头往前走。‘嘟,嘟嘟’一阵汽车喇叭声穿过风雪灌进耳朵里,我没有回头看,反正这样的天气里也不会有人拉我们一程的。汽车开到我们的前面停下来,司机在车窗户里挥着手喊:“快坐上来吧,快点儿”。我以为耳朵听错了,愣愣着,直到车司机不住的招呼上车,我才回过神来。雪雾里看车厢上装着一捆捆电缆线和机电设备之类的。我和爱人千恩万谢的上了车,我鼻子酸酸的。“你们大概是碰到啥要紧的事了吧,要不也不会在这样的鬼天气里上山啊”,司机问。我的眼眶湿湿的,爱人把孩子生病的事诉说了一遍。“嗨,谁家没有个难事啊,别急,孩子会没事的”。又问我婆婆家住在山的那旮哒处。听了爱人的话,司机笑呵呵的说“我是民和县移动公司的,正好要到山上去,你们那里建了一个移动基站,我是去山上送设备的。司机开着车,不住的说着安慰我们的话,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师傅聊着天。我透过车玻璃往外望,风雪里的山拒绝了任何装饰,除了雪还是雪。山外不见山,白茫茫的一片,雪被山风裹挟着,像浪花一样翻卷着,一波又一波的在车轮下潮涌。这样的景象是壮观的,但此刻我的心却笼罩在一片纷飞迷茫的雪色中,这翻飞的雪,要置我心往何方?

  车行驶到离婆婆家还有半个时辰的村路口,司机说他到了。爱人千谢万谢的下车,掏出一把钱给车师傅,司机说啥也不要:“这是干嘛啊,不过是顺路捎带上你们的。”司机顿了顿,又问:“有没手机,要不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孩子情况咋样了”?爱人回说:有的,只是信号不好,我家附近小卖部里有电话的,总是打不通”。“哦,你用我的,移动,好使的很”。爱人接过手机,拨通电话,等了一会儿,就听到婆婆在电话那头着急的声音。我的心又一次的揪在一起,无助的看着爱人。司机看我们焦急的表情,沉吟了一下,手一挥:“上车”。

  路况开始变得平缓,司机加快了车速。望着司机黑红的脸,我不知道该说哪些感谢的话,只默默的盯视着他的方向盘,眼泪一次次盈满了眶。

  车很快就到家了,在司机的帮助下,孩子送到乡里的卫生院,医生诊断说是感冒咳嗽引起的肺炎,还好,送的及时了,来得晚了,病情会加重的。心里万分的感激着,等孩子挂了吊瓶,呼吸慢慢的平稳时,回头再去寻司机表示谢意时,他已经悄悄的离开了。外面的雪还在飘着,远去的车影渐渐的消失在雪雾里。“好人,一路平安”。我默默的祝福着远去的人。雪花落在脸上,很轻,很柔。

  爱人望着好转的孩子说:“给咱妈也买一部手机吧,移动的”。回到家,我和爱人都换了移动卡。过了一两年,政府部门大力投资重修山路,水泥路从山脚一直铺到山顶,班车也开始通行了。上山回家再也不用靠两腿‘一、二、一”.后来听婆婆说,山上拉上了移动通讯,好多山里人用上了移动手机,再也不怕交通不便,消息不通了。婆婆动不动打来电话,问长问短,说手机很好使,再也不用担心信号不好了。

  很多年过去了,这件往事却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想当年,如果不是移动公司陌生的司机相助,孩子会怎样呢?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是连接着你我他的桥梁,传递着亲朋好友的信息,更是承载着风雪里的那份爱的感动。

  时隔多年,我和爱人一直使用移动公司的号码,也许是那一次感恩,也许是移动强大的技术、快捷的服务和信息的畅通。

  但愿人世间的真情,如同移动世界久久相传。

   作者简介:单玉玲,自由职业,居住于青海民和回土自治县。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桃花源》、《平安》、《海东时报》、《青海湖·视野》、《中国辞赋网·散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