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藏区行:心随黄河走

01.03.2018  12:02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各项支持藏区发展政策和民生福祉的落地,青海高原这块土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全省藏区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展现出藏区儿女团结奋进的新面貌。

  你瞧,这里是三江源头、这里是祁连山下、这里是青海湖畔、这里是金色谷地……在这个春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这片广袤的土地。

  本报今日起开设《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谐藏区行》专栏,为您讲述一个个动人的青海藏区故事。敬请关注。

  在藏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90%以上的青海高原,辽阔的藏区呈现的一切,点点滴滴都贴着青海的“标签”——青海的藏区发展怎样,决定着青海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就是怎样。这已然成为人们的定式思维。

  2月23日,当记者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河东移民安置点时,这个由251户藏族人家构成的崭新村落,还在一派和谐宁静中延续着藏历新年的节日氛围。

  新建的村落,不远处依着公路。站在高处,顺坡而建的一排排井然有序的院廊尽在眼中,村里的硬化主干道和支干道蜿蜒伸向家家户户。视线漫过平坦的广场、岸边的亭台、码头,清澈的黄河宛若宽博的飘带,由远及近,从村边上涌向远方。水面上成群的野鸭和水鸟,扑棱着翅膀追逐嬉戏,隔河便是身影映在水里的陡立高山……眼前的景象,让人不禁生出脚下不是高原藏区,倒像是置身水乡的错觉。

  这种错觉,就连在2017年9月自尖扎县马克唐镇李加村搬到这里的藏族村民达巴,也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觉得就像做梦一样”。

  在搬到新家里刚过了第一个藏历新年的达巴一家五口人,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4间住房和宽敞的院子坐西向东,二、三百米外就是黄河,其间有休闲的回廊、广场、码头,似乎有点“海景房”的味道。四间砖木结构的房屋依然保有藏家的风格,室内的木制衣橱一应俱全,簇新的合金门窗又多了几分“新潮”。取暖连带做饭的烤箱,把室内烘出了一片暖意。

  “城里人常说‘拎包入住’,我家是背着被褥住了进来,除了花了少量钱买了沙发等几样家具,几乎没啥花销就在这里过起了日子,连以前老家的旱厕也换成了水厕,政府比我想得细。”汉语说得不太流利的40岁的达巴,嘴里冷不丁还蹦出了几个时下的“新词儿”,搬到新家后,心里的那股热乎劲儿溢于言表。

  达巴心里的这股“热乎”,源于曾对能有个新家的长久巴望。达巴一家人以前生活在尖扎县马克唐镇李加村,三间土房是全家人栖身的地方。因地处浅脑山区,家里的耕地收成全凭“老天爷的心情”,水地亩产能打250多公斤粮食,旱地有时就没有收成。虽说粮食够了吃饭,但如果靠积攒能建个新家,带着牲口耕地,午歇时坐在田垄上啃着馍的达巴,常常觉得这个巴望离得很远。

  对新家的巴望不再遥不可及,是因为达巴赶上了“好时候”,赶上了“盛世”。

  尖扎县利用扶贫开发政策的倾斜,选择了昂拉乡河东最好的地块,实施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搬迁安置项目。总投资达到1.085亿元的工程项目,扶贫资金占5453万元,行业配套资金5055.6万元。马克唐镇、坎布拉镇、措周乡、当顺乡等浅脑山区建档立卡的251户、千余名贫困藏族群众的日子,在去年搬到新家后翻开了新的篇章。在自己只掏了1万元钱就住进新家的达巴看来,这是“身后的政府出了力气”。心存感恩的达巴一家,把满心说不出的感激,化作把领袖像端端正正贴在新房的门厅正中。

  说起新旧两个家的变化,达巴只说了三个字:“没法比”。便利的村道就在眼前,而入地的“三网”达6.4公里,自来水管网串到了各家各户,考虑到临近黄河,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政府专门投资440万元,在村里建起污水处理厂,过一两个月就可以正式投用。据记者从省扶贫局了解,这是我省易地搬迁安置项目中首座污水处理厂。村公所、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达巴一家和乡亲们从中品尝着日子的甜头。

  一向勤劳的达巴和妻子卓玛才让,数年前,每年就在把麦子种在地里后,到周边地区的建筑工地打工,增添家里的收入。去年,妻子卓玛才让患病做了手术,花了1万多元,报销后自家仅掏了700多元钱。本身还有其他疾病的卓玛才让,在不能随达巴外出务工后,便守家带着三岁的儿子万玛向坚。虽然少了卓玛才让的一份打工收入,达巴感到有低保兜底和自己打工挣钱,一家人的日子没有忧愁,何况自家还有一个在尖扎县政府当副县长的结对认亲的“亲戚”华志。从居住在李加村“结对认亲”到现在,达巴家只要遇上难过的“坎儿”,这位“亲戚”就是他家的“撑腰人”。

  “呶,这电视和蒸锅都是我家的‘亲戚’华志,在我们搬新家时送来的。”达巴指着壁柜上的摆设说。跟着达巴推开里屋的门,屋里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从达巴口中得知,原来这是“亲戚”华志在知道卓玛才让不能打工后,便掏出上万元的本钱给达巴家开起了小卖部,让卓玛才让在守家的同时挣一份收入。而在2015年,达巴的大女儿旦正央措考上广州的医学院校即将报到时,闻讯赶来的华志拿出两千元钱让孩子补贴生活……这一切,达巴心里明白,自家的这位“亲戚”是党和政府派来的。

  淳朴的达巴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有感恩的心肠。大女儿旦正央措在中专毕业后,继续着大专学业;二女儿才吉卓玛又将初中毕业,孩子的培养从不曾让达巴花费一分钱。他眼下满心指望的就是孩子能学有所成,回报这个给他家诸多帮助、给孩子诸多关爱的“大家庭”。

  青海藏区的发展,像达巴一家人那样,对新生活充满期待充满前行的力量;像达巴一家人的日子一样,从滴水折射出繁荣与和谐。而达巴家身边的黄河,也正是靠着滴水的汇聚而成磅礴之势,涌动着向前奔去。(刘法营)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