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藏区行:玛多,做好黄河源头生态大文章

12.10.2015  18:24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全省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展示我省藏区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引导、激励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三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不断推进我省藏区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从9月起,本报派多路记者分赴全省各地采访了一批鲜活生动的稿件,并从即日起,开设“和谐藏区行”栏目,集中报道我省藏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生水平大幅提升、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生态保护明显加强、社会局势稳定向好、执政基础不断夯实、干部群众昂扬奋进的生动实践,以期凝聚人心、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努力把我省藏区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出应有贡献。敬请关注。

   秋日的玛多草原,从海拔4326米的大野马岭,到鄂陵湖、扎陵湖,再到冬格措纳湖……每一处都是一幅壮观到极致的湖光山色。

  站在鄂陵湖畔,极目远眺,湖水晶莹剔透,天边时能看到叫不出名的水鸟自由翱翔;伴随着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

  三江源、中华水塔,玛多处在黄河源头,对青海乃至全国及整个亚洲的生态安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玛多就是我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一个缩影。

  美景重现——“这几年扎陵湖、鄂陵湖水多了起来,30多年前的丰美水草正一点点地恢复。”

  玛多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万里黄河流经第一县,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称。

  玛多,境内河流密集,有4077个大小湖泊,黄河流域年总径流量的43%在这里汇集而成。

  玛多最大的价值在生态。经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湖泊水域面积显著扩大,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高,呈现出“增水、增草、增生物”的现象,“千湖美景”再度重现。

  在玛多县三江源办主任王权宾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扎陵湖、鄂陵湖。途中河洼湖泊一个连着一个,滋养着草山一片茂盛。

  登上高耸于措日尕则山、海拔4610米的黄河源牛头碑。鄂陵湖、扎陵湖、卓让湖,水天一色,美景一览无余。

  S形的崎岖山路上,有不少车牌号以“粤、宁、青”等打头的越野车攀行,众多省内外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只为一睹“黄河源”的风采。

  “这几年扎陵湖、鄂陵湖水多了起来,30多年前的丰美水草正一点点地恢复。”扎陵湖乡藏族老人扎西才仁说。

  65岁的扎西才仁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源头,看惯了这里的水起水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过度放牧导致玛多草场退化,黄河断流,湖泊干涸,“千湖之县”名存实亡。

  玛多曾有着金子般的过去。丰富的淡水资源,天赐的优良牧场,玛多早在三十年前依靠畜牧业成为全国首富。

  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导致曾经的“全国首富县”变成了“国家级贫困县”。

  欣喜的是,经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玛多县近四分之一的牧民人口脱离草原畜牧业进入城镇安家立业,减轻了草场压力;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增强,湿地面积增加。全县湿地面积达1193.26万亩,仅扎陵湖和鄂陵湖两湖共增水域面积99平方公里,湖泊面积大于6公顷的有157个。

  站在“黄河源水电站”旁,脚下是大坝的溢洪道,积蓄的黄河水从这里源源不断的流向远方,不仅灌溉了下游农田,也让沿途的风景有了更加丰富的色彩。

  如今,行走在鄂陵湖畔,草场丰美、湖水一望无际,随处可见的斑头雁、赤麻鸭等野生水鸟追逐嬉戏、自由飞翔、怡然自得。

  心心相一——“这几年草场上的守护员多了,风沙天气少了,越来越多的牧民知道了保护好草场的道理。”

  从全国首富到全国最穷,玛多为生态而生存。

  玛多是青海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的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环境严酷,是国内人类生态环境最恶劣地区之一。

  饱尝了破坏草场带来“苦果”的玛多人,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10年中,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视生态为首要任务、重要使命。

  “处在三江源核心区,玛多2.53万平方公里土地中,72%的面积纳入青海三江源玛多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地位越发显得重要。玛多自知责任重大,担子不轻。”玛多县委书记任正德说。

  为生态环境而奋斗,这是每一位玛多人乃至玛多历届党委、政府,过去、今天和未来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心。

  保护母亲河,呵护美好的家园,玛多别无选择。

  为了保护“中华水塔”,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2014年,三江源生态和保护建设二期启动。2006年起,省政府取消对三江源地区的GDP考核,将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考核内容。

  玛多县借此机遇,累计完成生态各项各类投资3.83亿元,努力实施包括禁牧还草、沙漠化治理、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小城镇建设、生态移民、科技培训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局部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全县已实施沙漠化土地防治34.87万亩,重点沼泽湿地保护45.1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80.24万亩。

  “这几年草场上的牛羊少了,守护员多了,风沙天气少了,下雨次数多了,越来越多的牧民知道了保护好草场的道理。”牧民关却旦增很欣慰。

  关却旦增是黄河乡热曲村草原生态管护长,全县1126名生态管护员中的一名。每天清晨他总要带上村里的几个管护员骑着摩托车在周边草山上开始一天的草原巡护。关却旦增说:“每天的工作就是察看周边禁牧的草山上有没有牛羊进去吃草,有没有人偷猎,有没有草原火灾隐患。”除了草原管护员,县上还有113名湿地管护员,月均工资1800元。

  今年4月刚刚上任扎陵湖乡乡长的洛桑扎西熟悉扎陵湖乡的工作,却是从捡拾垃圾开始。

  上任当天,因司机随手扔掉一根烟头,同乘一车的扎陵湖乡牧民老马当即要求捡起烟头。这一细微的言行交流却让洛桑扎西和司机无地自容。

  扎陵湖乡从生态移民、生活困难户、青壮年中挑选150多名草原生态管护员,县财政每人每月配发工资1400元。每人管护面积达6万亩,通过网格化管理对野生动保护、草场管护、围栏维修、沿线公路白色垃圾进行整治。每月还组织专人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

  当环境卫生整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时,玛多这个几乎没有财政收入的县城,却表现出极其“大方”:每年仅环境卫生整治方面的投资达560多万元,近百名环卫工深入社区、农村、牧区美化家园。

  勇担当——“玛多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发展空间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

  “要积极担当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争取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中的示范区,在全省生态建设大格局中争取更大的地位和份量。”这是玛多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鲜明立场,也是玛多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

  一日,扎陵湖乡书记曲洋才让带着乡干部在尕泽桥至多云村20公里的路上手持塑料袋捡垃圾,到了晚上照着车灯依旧不停捡拾。这样的镜头,在洛桑扎西到任后的日子里已成常态。洛桑扎西说,现在无论去哪里,只要沿线公路见到垃圾都会主动停车捡拾,车后备箱里经常会有装着垃圾的袋子。

  美丽的冬格措纳湖边,花石峡镇党委书记公保南加手指着不远处说,由于水位的上升,以前通往冬格措纳湖的路已经淹没,这里是新修的路。

  花石峡镇8个村、1个社区,村民生态保护意识非常强。每个村50-60人自发组成村民生态保护小组,保护这里的山山水水,对滥采、滥挖行为绝不姑息。公保南加说,玛多是全州惟一没有虫草的县,虽影响了牧民收入,但没有了采挖虫草带来的生态破坏,也算是对牧民群众为生态做出贡献的最大回报。

  有效地保护好黄河源头地区的草地生态环境,切实加强黄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现黄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从传统的游牧方式向定居和半定居转变,由单一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粗放畜牧业生产向生态畜牧业转变,向劳务输出、养殖种植、商贸经营、民族手工业、歌舞表演等转变,在玛多,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玛查理镇玛查理村的牧民洛格对于生态移民的感受:就是从帐篷搬进平房、甚至楼房,从游牧生活走进城镇,有电、有水,坐着小汽车逛县城。

  洛格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家有3人享受草原生态奖补,每人每年8000元,燃料补助每户2000元,家里还有2个小孩儿享受生活困难补助7600元,洛格又是本村环卫工,每月工资1700元,这几笔钱加起来近3万元。

  “2006年,国家为每户投资4万元我们从帐篷搬到新居。2012年,上海对口支援又重新统一修建了大门、围墙和门窗。现在我们不仅住进了玻璃封闭的暖房,还能吃到家门口种的新鲜蔬菜。”洛格满脸幸福。

  改善玛多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这是玛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方向。

  “玛多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发展空间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采访中,我们深深感到玛多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并积极主动地担当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牢牢把握玛多在青海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中的特殊战略地位,打好生态牌,做好生态文章。

  任正德说,我们将把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成玛多的优势和品牌,不断提高绿色指数,努力探索一条符合玛多实际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今天,黄河源头玛多县曾经退化的草场一派生机。大小湖泊波光粼粼,犹如散落在苍茫高原的银色碎片,“千湖之县”美不胜收。

  天上玛多——黄河之源。在领略无处不在的大美中我们深切感受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