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店买到山寨货获赔10倍

08.03.2016  08:13

  青海新闻网讯

  衣食住行,衣排首位。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商品,有关衣物的维权也是老百姓日常维权的热点。青海省各级消协受理消费者投诉统计及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关于服装衣帽类的投诉全省有115件,2015年虽然投诉量下降了许多,但服装衣帽类的问题仍广受消费者关注。

  品牌专卖店是专门经营某一品牌商品的商店,之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主要是货真价实。然而,市民杨女士就因为过于信任,被专卖店坑了一回。

  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杨女士到西宁市一家大型商场买衣服。

  走进商场内一家女性服装店,店内售卖的是国内比较知名的一款品牌。杨女士挑选并试穿衣服,不一会儿就挑选了三四件,准备结账时,杨女士的目光停在了一件衬衣上。

  杨女士拿起衬衣放在身上比划,导购告诉她这是今年的新款,售价499元。“一件衬衣这么贵?”杨女士有些犹豫。一旁的导购见状,又拿出了另外一件衬衣说:“这是去年的老款产品,已经断码,现在打五折。”杨女士对比了两件衬衣,发现样子相差不大,老款价格却便宜不少,于是让导购打包结账。“扫荡”完毕,杨女士带着一堆新买的衣服回了家。

  第二天,杨女士挨个整理买来的新衣服时,发现导购推销的那件衬衣有些不对劲。原因是衬衣标签上标着的是一个陌生的品牌名称,而不是专卖店所卖的品牌。

  杨女士照着牌子上的名称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发现这是一件杂牌衬衣。明明在专卖店买的品牌服装,怎么变成了杂牌?感觉上了当的杨女士拿着衬衣去服装店讨要说法,要求退货。

  到了店里,导购的说法让杨女士非常不满。服装店导购称,这件衬衣并不是杂牌,而是品牌店旗下的一个品牌,属于同一家厂商生产,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并且衬衣是打折商品,不能享受退款、换货等服务。杨女士拨打了品牌的厂家,厂家否认旗下有这款杂牌衬衣。杨女士坚信,品牌专卖店欺骗了她。

  “在品牌店售卖杂牌服装本身就不合理,并且购买时导购明知道是杂牌,却没有提前告知,这属于欺骗行为,欺骗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杨女士说。

  为了维权,杨女士首先查找了相关法律和维权案例,认定这种行为属于欺诈,并且根据以往的案例,要求专卖店假一赔十。同时,杨女士找到商场管理部门和品牌厂商。厂商告诉她,专卖店和厂商签订过协议,售卖品牌以外的品牌属于违约,而商场管理部门也认为专卖店有责任。最终,这家品牌专卖店承认欺骗了消费者,同意为消费者按10倍价格赔偿。

  品牌专卖店里本应该只卖一种品牌,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专卖店内并不只有一种品牌。一名从事过服装销售的工作人员透露,不同品牌的服装掺着卖是服装店老板提高利润的方法之一,很多专卖店都这样做。

  出于信任,一般消费者在品牌专卖店购物时,都不会注意衣服的品牌,这让商家钻了空子。杨女士希望通过此次事件提醒消费者:购买衣物时要检查品牌,一旦发现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为你梳理衣物常见维权案例

  衣服有问题商家不换不开发票

  案例:2015年年底,市民刘女士在逛某商场时相中了一件打折棉衣,原价600多元,现价只要450元,刘女士立即付了款。在付款后,刘女士突然发现袖口有污渍,要求导购换一件新的,而导购以“只剩最后一件”拒绝了刘女士的要求。刘女士在购买棉衣前,导购以棉衣打折为由,拒绝提供购物发票。她认为,商家不提供发票就是想要推卸责任。

  支招:消费者如果遇到商家不提供发票该怎么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同时,省消协的工作人员说,商家不提供购物发票是违反《消法》规定的,消费者若遇到此类情况可拨打12366举报。

  衣服买小了试穿后不能退换

  案例:2015年6月,周女士在西门地下商城给丈夫买了一件衬衫作为生日礼物。周女士回到家,让丈夫试穿后才发现衬衫小了一个号。第二天,周女士拿着衬衫和小票去找商家,希望能够换一件大号的衬衫,却遭商家的拒绝。商家告诉周女士,衬衫是贴身衣物,因此无法退换货。周女士没办法,只好新买了一件衬衫送给丈夫。

  支招:省消协的工作人员解释,国家并没有硬性规定“贴身衣物能否退换货”,因此,贴身衣物能否退换必须要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否和商家约定退换货的细则。同时,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服装类商品尺码不合适,在“三包”期限内,是可以退换货的。

  衣服掉颜色商家借口搪塞

  案例:2015年夏天,上大学的小夏在一家店内购买了一条没有吊牌的带小碎花的白色连衣裙,回家后,小夏打算清洗一下再穿。谁知,刚买的连衣裙在下水之后,裙子上的小碎花掉色了,把整条白色的连衣裙染成了花裙子。小夏十分气愤,立刻拿着小票和染色的连衣裙找商家讨说法。商家给小夏的回复是:裙子掉色是小夏自己洗涤不当的结果,并不属于质量问题,因此不接受退换货。

  支招:省消协的工作人员解释,消费者购买服装类商品前首先需认真检查所购买的服装是否有开线、破洞等明显的质量问题。其次消费者应询问商家穿着、洗涤时的注意事项,一旦衣物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也有据可依。同时,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没有吊牌的衣服,避免商家推卸责任。

  小票不见了究竟能不能退换

  案例:2015年10月,上大学的小赵买了一件外套,穿了3天后,他发现外套帽子上有一个小洞,便打算去换货。但是他东找西找,并没有找到购买外套的发票。在小赵的印象里,没有发票是无法退换货的,但小赵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着外套来到柜台前,告知导购他想换货。结果如他所料,导购告诉他,没有小票就无法证明外套是在这家店内购买的,不能换货。最后,小赵没能换货,只能自认倒霉。

  支招:没有小票就不能退换货吗?记者了解到,若消费者不能出示相关的购物发票,就不能证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存在着买卖合同关系,因此也不能享受“三包”待遇,无法向商家要求退换货。

  省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后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发票或购买证明,如果消费者遇到购物小票丢失的情况,消费者至少需要出具商品的购买证明,证明商品是在商家处购买的,同时商家承认商品是他们卖出的,才能退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