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协调会在西宁召开

18.12.2017  15:52
12月16日上午,“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第二次协调会在西宁召开。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景 摄影报道)12月16日上午,“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第二次协调会在西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历史研究所,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五省区社会科学院主要负责人出席协调会,会议总结“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工作情况,制定《“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2018年工作方案》,并就前期调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

  “唐蕃古道”是一千多年前唐朝和吐蕃王朝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干线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并组织申遗,对西部省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协调会现场

  2016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牵头,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五省区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唐蕃古道”联合申遗第一次协调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前期研究项目框架及时间进程。五省区社会科学院开展了相应的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联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对“唐蕃古道”甘肃段进行了实地调研。2017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甘肃、青海、西藏等3省区社会科学院组成“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项目组,对“唐蕃古道”青海段、西藏段进行了深入考察。

会议商讨制定《“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2018年工作方案》,确定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会上,“5+2”联合申遗单位交流了前期研究进展情况。

  会议商讨制定《“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2018年工作方案》,确定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在总结2016年、2017年考察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确定2018年专题调研和补充调查的方向、重点、范围、路径,各合作单位以适当的形式开展全面深入的专题调研和补充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出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使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