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四个扎扎实实”:一家水泥厂的“蝶变”之路

18.09.2016  19:33

  在人们的印象里,水泥生产企业总是和生态环保形成一个“难以共处”的矛盾对子。似乎一提水泥生产厂家,在人们的大脑中就会浮现出不绝于耳的噪声中灰尘飞扬的场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帽子”也似乎非水泥生产厂家莫属。

  驱车向德令哈市区东南方向的德令哈工业园行驶数公里,在一排排绿树掩映中,海西化工建材总公司的牌子映入眼帘。在浓浓绿色中透着宁静,让人很难相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一家较大的水泥生产厂家就坐落在这里。厂区规划有致,绿树、花草相间。既无噪音也无粉尘,穿梭其间的运输车辆也包裹得严严实实……这与想象中的水泥厂相去甚远。

  面对记者的疑惑,海西化工建材公司总经理张剑影的一番话,道出了这家水泥生产企业依靠高科技支撑和循环经济的“魔棒”点化,实现“脱蛹化蝶”的天机;“如果海西化建没有高科技形成自己的骨架,没有脚下筑起的产业对接形式的循环经济路径,就没有海西化建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厂区的中央控制室,一排监控显示屏持续跟踪水泥生产的整个过程。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智能系统控制生产的所有环节。各生产线只需少数工人在清洁的环境中流动巡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给整个生产过程营造了“绿色通道”。

  监控视屏上显示的翻卷火光中,让人们曾经视为“工业垃圾”的废料,变成了水泥和一系列新型建材的同时,工业园区及其企业决策者以不断输入科技含量、助推生态文明的理念,也在淬炼中完成了嬗变。

  在张剑影的介绍中,了解到海西化建非但没有因为自身的行业特点,成为当地生态环保的重负,而是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效对接中,成为生态环保的“担纲”角色。

  盐碱化工产业是德令哈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仅德令哈就聚集了多家纯碱企业,企业在生产中每年就排出数百万吨粉煤灰、尾矿、废渣等废弃物,堆在一起就像一座几十米高的“大山”。这些工业废弃物如果不加以综合处理利用,一方面意味着资源的流失浪费,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德令哈地区的生态环保构成了巨大威胁。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德令哈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决策者通过“资源化、再利用”的杠杆,撬动了这座“垃圾山”,在产业对接,“穿针引线”中,为源源不断的工业废弃物找到了科技“高门槛”的“婆家”。

  园区以“减量化、资源化、能融合”及“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作为“择婿”标准,在选大商、招强商中,海西化建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跨越。改制后的海西化建投资2.25亿元,上马了两条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年产量达到200万吨的生产能力,而原料的来源就是盯住了那座危及生态环保的“大山”。

  通过打造“石灰石、尾盐—纯碱;粉煤灰、碎石、炉渣—水泥、免烧砖、加气块”等产业链,推动资源开发利用纵向延伸,横向融合,将盐碱化工、建筑建材等产业“链”在了一起。使身处同一园区的省发投碱业、昆仑碱业在生产中排出的粉煤灰、炉渣等“残渣废液”,经过海西化建的循环“消化”后“吃干榨尽”,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年产值数亿计的经济效益,“双赢”由此衍生。

  一个老企业在嫁接了高科技中绽放新绿,更希冀开枝散叶营造浓密绿茵。

  张剑影说,为使企业在手牵“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中,在自己的站位上立得牢、走得好,企业不惜斥巨资配套了节能和环保设施,不但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而且为生态环保筑起了屏障,企业甩开了“三高”的帽子,换来了绿色环保的金字招牌。(刘法营)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