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转”开农民增收路

09.05.2014  15:40
核心提示:   “目前,平安县洪水泉乡共流转土地31250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67 2%。农民们在家门口不但可以收租金,还能从公司领固定的工资了,土地流转转开了农民的钱路子。”平安县洪

   “目前,平安县洪水泉乡共流转土地31250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67.2%。农民们在家门口不但可以收租金,还能从公司领固定的工资了,土地流转转开了农民的钱路子。”平安县洪水泉乡党委书记赵隆孝介绍说。

  当记者走进洪水泉青海晨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院子时,院子里堆满了即将要播种的马铃薯种子。据了解,该公司今年流转了米子湾、马圈、黄鼠湾、井尔沟等7个村的16000亩土地。公司董事长段樊华说:“流转的这些土地今年主要种植燕麦、大麦、青稞、油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这将为以后发展富硒特色养殖奠定坚实的富硒饲料基础”。

  “我们一家六口人,以前全靠着47亩地来维持生活,一年辛苦下来只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土地流转后,加上儿子在外打工的钱,现在我家每年收入达到五万元了。”记者在采访时遇见了米子湾村村委会主任张元,他说:“做梦都想不到,种地还用现代化的机械,以前我们见都没见过……现在不但不用外出打工受罪了,而且还能坐到家里收租金,到老板的公司打工管理,还领起了上千元的固定工资呢!这都是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张元只是洪水泉乡土地流转受益人中的其中一个代表。

  据悉,洪水泉乡有丰富的富硒土地资源,土壤及植物含硒量明显较高,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近几年,凭借浓富硒集中区的土地优势,通过优惠政策、项目规划等吸引了多家企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等流转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零散的土地得以集中,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田地撂荒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土地流转既保证了土地适当集中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又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利益,取得了农民得实惠、村集体增收入、经营者获利益的“三赢”效果。 (作者:颜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