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在一线:“件件实事办进咱村民的心窝里”

11.03.2017  21:32

  青海新闻网讯 雪后的空气一片清新,残雪滋润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石山乡的山野。尽管道路结冻,车行溜滑,但并未阻挡省政府办公厅派驻全乡5个村扶贫工作队宣讲1号文件的热情。

  3月9日,在石山乡政府会议室,几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简单的汇报交流后,分赴各村宣讲党的惠农政策。 “今天主要是针对养殖户讲解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政策内容”。记者跟随第一书记马世波前往石山乡海拔最高的上丰积村。

  越野车穿过山梁的一个小垭口一路爬升,沿着宽阔的村道,一座整洁有序的村庄在眼前掠过。新建的水泥院墙上各种作画和诗词格外醒目。

  “这是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项目之外又争取了20万元资金打造的文化墙。让专业施工人员和绘画师专门在村道两侧的院墙专门做上了800多平方米的警示教育词语和诗词,既美化了村容又感染了群众。”马世波说。

  说话间,车来到了贫困户米海生老人家。老人闻讯迎出大门,看到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人员,赶忙将一行人让进了屋里。看过去年11月配发的两头奶牛及饲料的储备情况,马世波讲解了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养殖户相关的内容。

  “现在人多地少,收成又不好,一家人上有老下有3个上学的孩子,脱贫几乎无望。幸亏有省政府办公厅派驻的扶贫工作队,给我们送来了两头奶牛和饲料发展养殖。今年产下牛犊,能卖5000元左右,还有牛奶村里统一收购,这一项就能让一家彻底脱贫。”

  米海生说,今年他73岁了,从小生活在上丰积村,去年村里加宽了道路,装上了路,解决了饮水,修建了院墙、广场、村级综合服务大厅和村委会办公楼……每件事都办进了老百姓的心窝里。

  上丰积村是石山乡人口最少、海拔最高、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的一个村。自扶贫工作队入驻以来,按照“八个一批”的脱贫方法,通过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托底、劳动力输出、拉面行业就业、学习驾驶技能从事出租车行业和种植藜麦等,全村32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今年44岁的马意龙两口子因病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外出打工无人接收。 “去年,马书记协调美丽乡村施工队,安排我在家门口给施工队干一些轻松活计,每天100元, 3 个月收入了9000多元。今年计划媳妇把牛养好,自己再打点工,一年也能挣个万余元。”

  马意龙说,家里这种情况,还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县乡村和工作队各领导特别关照,他们时常到家里慰问、解决困难。逢年过节还送面送油,送化肥农药……这些暖心事,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使村庄赋予了现代的文化气息,道路、护坡、排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庄出行便捷更加安全,贫困户通过养殖等各种产业明显增加了收入。

  一年来,上丰积村成为石山乡投资最多、建设最快、质量最好、群众受益最大的村子。它的变化依靠的是党的精准脱贫和各项惠农政策,也是省市县乡各级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凝心聚力为村民们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的结果。 “永远跟党走”,在村级综合服务大厅前树起的石刻,正是上丰积村民感激党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