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在一线·我的下乡日记:许生文蜕变记

24.02.2017  07:37

  2月17日星期五晴

  一大早,听到贫困户许生文喜迁新居的消息,我们三其村扶贫工作组的几个同志决定立马去看看,一是拜个晚年,二是跟踪回访产业发展项目,看看许生文在养殖过程中有什么困难,三是结合“三联四做”活动,再去给他加加油,鼓鼓劲,宣传解释下政策。

  心里想着这几件事,我张罗着大家出了门。车子在乡村小路上欢快地颠簸,我看着窗外熟悉的小路,思绪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飘到了工作组初次见到许生文,他身后那个四处漏风的危旧土房前。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许生文,独居在上世纪40年代搭建的农村土房中,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看起来与实际年龄相差很大。因文化程度不高,身体基础差,没有能力养活自己也没有亲人的帮衬和照顾,他开始变得自卑、自闭,不与人交流,常在附近的村子流浪捡食度日,成了三其村出了名的老大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工作组确定了以重点帮扶贫困户许生文为突破口的帮扶工作计划,用真情换真心,用行动表决心。

  一年了,工作组的同志针对许生文的实际困难,一边积极主动地与结对帮扶单位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沟通协调争取建房资金,一边经常去家里与许生文谈心交流,鼓励他参加县就业局在村里举办的创业就业培训班。每逢节假日不仅有工作组同志的嘘寒问暖,还有联点帮扶单位、结对党员送来的慰问金和生活物资。许家也在互助县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了四间砖混结构的新房,并得到了国家危旧房补助款。

  这一系列饱含真情的工作,让许生文逐渐走出了自闭的状态,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从心底认可了工作组的同志们。当工作组得知,许生文有了自食其力想通过搞养殖脱贫致富的想法后,不仅鼓励他在自家院内修建了羊圈,还协调产业发展资金给他购买种羊和饲料,及时联系养殖大户对他进行一对一培训并协商好后续技术指导事宜,尽全力解除他的后顾之忧。

  如今的许生文,住上了整洁干净的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已熟练掌握了养殖技术,并初见经济效益,下一步还打算用危旧房补助款扩大养殖规模。他说,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初春的山村寒意未消,我看着站在阳光里脸上洋溢幸福笑容的许生文,心里暖洋洋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自扶贫驻村以来,省司法厅下属的建新监狱和互助县人民医院对三其村分期分批地开展了结对“认亲”帮扶工作,这其中,“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都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如今,对许生文这样的贫困户“扶贫也扶志”做法取得的成功,让我们更相信,这里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将会是一个渐行渐近的美好现实。

  (互助县三其村第一书记李沛文本报记者乔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