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世界海拔最高兵站

03.02.2017  12:35

 

图为唐古拉山兵站官兵在驻地藏区巡诊。

  青海新闻网讯 唐古拉山兵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所在地区海拔最高可达5231米。笔者在春节前夕,随同兵站官兵一同走进唐古拉山兵站,初入唐古拉山,笔者已是嘴唇发紫,呼吸困难,头痛缺氧,即使是喝了抗缺氧的“红景天”口服液,也难挡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而一同来的官兵,安顿好笔者后,却已马不停蹄地搬运着物资,还不时地叮嘱笔者一定要缓慢行走。

  这里常年寒风呼啸,霜雪不断,在茫茫四千里青藏线上,要数唐古拉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然而,60年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一茬茬西部高原官兵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这里,用他们的赤胆忠诚在“世界屋脊”之上书写了一个个“战严寒、抗缺氧、斗风霜”的革命英雄故事。

  春节到来,距唐古拉山数百公里外的格尔木市,节日的氛围已弥漫大街小巷,而这里却依旧是冰雪风霜,兵站前的109国道上不时经过几辆返乡的车辆,驻守在这里的官兵偶尔通过窗户遥望远隔千里的故乡。 

  “你们常年坚守在青藏公路的制高点上,所忍受的那种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你们所做出的贡献组织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唐古拉山兵站所隶属部队政治委员姬铁栓在视察兵站工作时由衷地说道。

  站在制高点上,官兵用坚韧的毅力执着坚守着,与严寒抗争,用青春无悔地付出,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兵站筑起了“海拔高,精神更高”的新时代“精神高地”。

  60年来,在环境艰苦、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兵站历代官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圆满完成了以执勤训练和服务保障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累计接待汽车部队和过往人员200多万餐次,出色完成了西藏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拉萨戒严等重大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任务。60年风霜雨雪,60载艰辛磨难,一茬茬官兵带着病痛离开了唐古拉山,一茬茬后来者又接过接力棒,继续“坚守”……

  现任唐古拉山兵站副政治教导员李金柏,在2009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时就毅然选择了青藏高原,荣立过个人三等功。在唐古拉山兵站任职的6年时间里,李金柏从没有回家过过一个春节。凝视着兵站外的109国道,李金柏陷入了对几千公里外北京家人的思念。再过几个月,32岁的李金柏就要当父亲了,那是他这个春节里心中最美的念想。

  来自贵州的四级军士长王伟入伍13年来,先后荣获4次“优秀共青团员”、7次“优秀士兵”和2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获得过一次原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乌黑的嘴唇和满脸的“高原红”是青藏高原对他的“馈赠”,这些“馈赠”让仅仅30岁的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许多,然而他却幽默地说这样才显得成熟稳重。他还说:“虽然春节不能回家过年,但正是因为我们坚守着岗位,才有了万家灯火通明,我觉得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的儿子刚满三个月,将来我要把这些事情讲给他听。”说这话时,这个老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祖国的东北到西南边陲,15年的从军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从军无悔’四个字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感谢党和部队这么多年的教育,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脱下军装了,这也是我在部队的最后一个春节,我一定会坚守好岗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请祖国放心,请家人放心。”在唐古拉山兵站一呆就是7年的四级军士长杨柏柳说道。杨柏柳毕业于襄樊士官学校,初入青藏之地时,他满怀抑郁,但在部队典型人物的感染和部队教育下他逐渐爱上了高原,爱上了自己所从事的平凡事业。15年间,他几乎待遍了藏北所有的兵站,先后多次荣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士兵”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说:“我的名字叫‘杨柏柳’,我要像一棵树一样扎根在这无人区。”

  李金柏、王伟、杨柏柳是兵站官兵中涌现出来的代表,而官兵中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具有代表性的官兵,笔者所结识的90后历经“苦旅”的军旅作家贾清召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兵站的一名中尉,他酷爱写作和电影拍摄,从山西传媒大学一毕业就坚持到最艰苦的地区磨练自己,带着梦想首站选择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兵站,一待就是六年,与远在山东的父母和相恋十年的女友,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他把对家人的思念和兵站工作的热爱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业余时间里执着写作,他的《天秋古韵》在新年伊始出版发行。电影是他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参与拍摄的微电影《黎明之前:追星人》荣获中国第25届金鸡百花奖纪实类微电影展映单元最高奖项,《20号兵站》也在中国军网首播,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和好评。他用生动而深刻的笔触和摄像机,记述着高原官兵的故事,“谱写”了西部高原军人的赞歌。60年来,兵站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世界屋脊”之上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高原军事文化,先后涌现出像“青藏线文学之父”王宗仁、摄影家邹小庆等诸多文化名人。他们的成长融入了唐古拉山兵站,他们的故事也在这里不断延续……

  “我们一定牢记首长嘱托,在‘世界屋脊’之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是现任兵站站长张海彬在部队首长慰问官兵时向组织做出的承诺。

  60年一甲子,典型和故事在唐古拉山兵站里比比皆是,而当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对他们的事迹感到惊讶万分时,却听到官兵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算啥?”,很简单的三个字,折射出的却是作为极地兵的他们扎根高原、赤诚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你们的官兵太可爱、可敬了,在这样艰苦的地方没有点乐观主义精神是待不下去的。”前不久,陆军总院一行赴唐古拉山兵站进行医疗服务,当检查到官兵身体状况多数出现异样并满脸笑容时,陆军总院的医务工作者这样说道。

  “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在结束采访时,兵站官兵们举起红灯笼、拉起对联,在兵站大门前拍下了祝福的图片,向全国人民拜年,并叮嘱笔者一定要把这正张图片用到报纸上,他们没有多说什么,但笔者知道他们希望家人能够看到他们的祝福。在笔者离开时,官兵们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着执勤工作、准备着节日文化活动。远离家人的他们,用执着的坚守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充实自己,以此慰藉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