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凝心聚力促团结谋发展

28.10.2015  18:14
在城北区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目前有33个少数民族,生活着30.1万各族群众。多年来,北区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民族工作,用积极的举措促进民族团结,用发展的成果巩固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更加坚实牢固,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凝聚智慧,团结奋斗,创造了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新举措创建工作纵深推进

  今年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两年强基础”阶段的收官之年和“四年见成效”阶段的开局之年,北区在“六七八九十”(“六进”、“七个结合”、“七个一活动”、“八项长效机制”、“九大工程”、“十项措施”、“十进”)工作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宣讲、大排查、广覆盖、抓典型、出特色、促团结、求发展”的二十一字工作思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创建成效进一步得到巩固。

   ◆ “大宣讲”民族团结理念入人心

  始终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六在三结合”宣传手段营造创建氛围,让民族团结意识在社会各界人士中扎根发芽。今年以来,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讲座25场次,受教育干部职工150余人。在主要大街、广场、农村、社区、旅游景点等重点地段设置永久宣传标语牌、文化墙。抽调85名干部扎实开展宣讲工作,在宣讲1号文件的同时,采取组织村民举办文艺演出、开展座谈会等形式,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教育。

   ◆“大排查”矛盾纠纷无处藏身

  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按照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的工作思路和“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管理、归口管理”的工作原则,抽调精干力量开展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排查。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10余次,尚未发现民族宗教领域无稳定因素。在辖区内定期不定期巡防,同时投入800多万元建成了城北区“3+2”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指挥中心,实现了数字化管控。落实“四看”、“四定”措施。“四看”即:宗教场所必看,重点地段必看,主要大街、广场、车站、商场必看,重点小区必看,保证维稳巡查不留死角。

   ◆“广覆盖”民族团结足迹遍地

  积极开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牢固;在社区,组织开展了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展出等活动,使各民族之间关系更密切、更融洽。在学校,结合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歌曲进校园活动;在寺院,对宗教人员,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开展了“十个讲清楚”、“宗教与社会和谐”的思想教育引导活动。在企业,重点解决少数民族职工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使少数民族职工积极融入到企业大家庭中,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医院,在面对各族群众的看病就诊中,时刻谨记民族团结,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患关系间的矛盾。

   ◆“抓典型出特色”工作惠民心

  在创建过程中,我区坚持每年从各行业筛选出几个有特色和亮点的示范点,总结提炼创建措施和工作经验,在全区各创建单位进行学习观摩,抓好典型引路的同时,做到以点带面,集中出片,全面推进。晋家湾村、小桥社区等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提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创建措施。今年,北区还将打造柴达木公园、严小村、小桥大街小学等5个民族团结进步永久性教育示范基地,其中,柴达木公园民族团结进步永久性示范基地预计投资260万元,建设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内容大型景观雕塑群;严小村预计投资40余万元,打造具有该村民俗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永久性教育示范基地,目前,严小村项目建设已接近完工,柴达木公园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

   ◆“促团结、求发展”,提升“幸福指数”

  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中,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热点难点问题,把为民办实事工作办成聚民心、谋民利的好事实事,为各族群众带来真真切切的实惠。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5亿元,增长8%;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6亿元,增长14.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2亿元,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1亿元,增长11.0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真金白银的投资和扎实推进的项目让群众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城乡居民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新管理

  民族宗教工作更加规范

  今年以来,城北区以改革的精神推动民族宗教工作,着力破解难题、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营造了民族和乐、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

   ◆维护民族合法权益

  加大对清真食品餐饮的监督检查。共检查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餐饮饭馆、摊点、馍馍铺、学校单位食堂200余家,目前辖区内已办理清真食品标牌的企业、餐饮饭馆、个体摊点180余家,办证率达到90%以上,其中清真食品生产企业10家,牛羊肉、调料摊点40余家,餐饮饭馆140余家。

   ◆消除影响团结因素

  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座谈、发放问卷调查、实地查看了解,及时调查了解损害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并现场纠正个别宾馆拒绝藏族、维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住宿的错误做法,有效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领域的和谐稳定。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对全区各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民管会成员及民族宗教工作专兼职干部100余人次进行了培训,有效提高场所自我检查防范事故,消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教职人员信教群众爱国意识,弘扬时代正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新平台

  民族党派为发展助力添彩

  积极扶持民主党派支部开展活动,鼓励和支持他们发挥自身人才、智力优势为全区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城北区民主党派微信群”,借助新媒体为民主党派人士实时发布相关政策通报,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在群内开展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上半年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全委会工作报告等区情通报19次,收集全区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等意见建议6条,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及时向区有关部门转达。

  新阶层

  工商联工作稳步推进

  积极引导新阶层统战人士开展光彩事业工作。上半年通过帮扶贫困学生、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公益事业,累计为光彩事业捐款4.1万元。通过召开工商联执委会和非公经济组织代表培训班,向非公经济界人士传达中央、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在非公企业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今年确定了青海天池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青海兆宁建筑有限公司2家企业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在非公经济领域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