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十二五”我省投资10363亿元建城市

16.12.2016  20:16

  12月15日,记者从全省召开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青发34号、35号文件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的努力下,我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五年来,我省城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63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9.7%,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全省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管理逐步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空间得到拓展,承载能力逐步增强,有力拉动了全省经济增长,增加了城市就业,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化水平,我省构建了与“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相适应的“四区两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东部城市群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形成了以西宁市为中心、小城市和州府县域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3%,城镇化进入了量质并举的新阶段,城市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且编制出台了一系列城市规划方案,建立了规划督察员和违法违规处分等监督制度。全省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85%,州府和县域所在地达65%,城市设计工作全力推进,确保了项目布局合理和城市功能完善。

  同时,为加大建设力度,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十二五”期间,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域累计完成市政公共设施投资354亿元,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由310.02平方公里扩大到510.65平方公里,累计承接33.36万农牧民进城落户,全面改进城中村、棚户区及老旧城区基础设施,城市市政公共设施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10.63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48平方米,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2%,污水处理率达到59.98%,建成区绿地率达28.22%。

  为了提升城市的宜居宜业度,西宁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城管体制改革,管理事权下放各区,改革初见成效,大力推动城镇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发展,市容环境卫生和街景整治、扬尘烟尘污染治理、改造城市绿化、规范广告牌匾、提升夜景效果,协调城市风貌、拆除违法建设等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张国静)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