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结合实际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13.06.2017  00:38

  自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省坚持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有效改善。

  西宁市城北区为所辖村卫生室配备针灸、火罐、中医诊疗包等设备,为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康复训练器材,全区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日趋完善,群众就近能够享受中医特色医疗服务和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区政府向各基层医疗机构投入资金2万元启动“三名”(名医、名科、名院)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名医工作室7个,2016年该区中医院被西宁市卫生计生委评为市中藏医名院,该院郑磷挺同志被评为省级中藏医名医。评选出的名院、名医继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名医带动名科,名科促进名院,提高中医药社会影响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日益满足群众中医药就医需求。城西区西关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成立蓝天志愿者服务团队,承担辖区内失独家庭、独生子女残疾家庭、贫困家庭、五保户家庭等困难家庭无偿医疗服务、医疗救助和送医送药工作,为其开展各类慢性病防治、中老年健康养生及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讲座,关心、关爱辖区内老年人及重点人群,得到辖区居民高度赞扬。湟源县借助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立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核心医院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医疗互联网信息系统,将规范化流程、技术延伸到基层卫生院,使基层卫生院实现区域协同诊疗、快速诊断转运,从而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区域整体诊疗水平,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发展。该县各卫生院对本乡镇所辖村医实行分组轮流到卫生院上班的工作制度,对公卫项目内容、目标和工作流程及基本医疗等方面开展培训,乡村两级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熟练地掌握了项目相关知识和技能,项目工作规范开展。

  海北州门源县县财政连续8年每年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经费20万元。县卫生计生局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经多方协调,出台政策,印发培训指导方案,鼓励从事项目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平台等形式开展自学,实现自我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培训效果实施绩效考核,并与绩效奖励挂钩。培训考核实行百分制,由集中授课、现场提问和试卷答题三部分组成,分值占比为40%、30%、30%。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培训,人员素质显著提高、项目服务不断规范,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海西州乌兰县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打破按服务人口框算经费的旧思路,以“做多少事补多少钱”、“谁做谁得、劳酬相当”为原则,调整完善资金考核办法。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确定资金的补助系数,确保质和量的统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同时,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宣传活动,如,各承接机构从农历正月初七开始,跟随社火队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悬挂“基本公共卫生人人参与、幸福健康生活家家受益”、“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接种疫苗、保障健康”等主题宣传横幅;针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重点慢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和预防接种等知识以“三句半”形式同步宣传;邀请县电视台对宣传现场进行跟踪报道,扩大宣传覆盖面;从今年1月份开始在乌兰县公共频道每天播放关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知识半分钟,扎实有效开展项目宣传工作。

  玉树州玉树市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市区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网格化管理模式根据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合理确定责任网格,通过发放公共卫生服务证、张贴公共卫生服务门牌号,明确责任团队,实现了市区公共卫生服务分区覆盖、分级管理。运用网格化服务模式,减少了团队的重复工作,提高了团队医护工作质量,社区居民满意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