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塞罕坝精神 学习绿色发展经验 凝聚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强大合力

16.09.2017  16:55
  9月15日下午,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中央河北省委联合举办的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青海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黄灵燕摄

  工人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内运输苗木(2013年7月11日摄)。新华社发

  游客在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景区游玩(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编者按

  9月15日,在西宁举行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中,6名报告团成员,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鲜活的故事,分别从使命责任、举家奉献、青春抉择、世代传承等不同角度,讲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艰苦创业的历程和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诠释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青海拥有大江河、大草原、大湿地等丰厚的生态资源,在全国生态格局中的影响大、贡献大、责任大、价值大。学习塞罕坝精神,对于我们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进一步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保护好生态就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最大的贡献的思想认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行动自觉,积极推动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积极探索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思路和举措,当好生态守护神,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维护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青海的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山更美、水更清、天更蓝、云更白,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

   塞罕坝:牢记使命铸就绿色丰碑

  河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忠

  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混合用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围放垦,再加上日寇掠夺、山火不断,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变成了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内蒙古沙漠大举南侵,其中的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由于它平均海拔1100多米,北京的海拔只有40多米,如果这个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北京的院子里扬沙子。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然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1962年9月,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肩负“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

  恶劣的生存环境,是创业者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度,加上偏远闭塞、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考验,一个接着一个。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8%。超出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一度冷冻了人们的笑声和激情。

  党交给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坚决不能退缩和放弃!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等首任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把家从承德、北京等城市搬到了塞罕坝,以示决心。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场技术攻关组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让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1964年4月的马蹄坑大会战,更是全面提振了塞罕坝人的士气。

  早春的塞罕坝,风寒料峭。林场精心挑选了60多名员工,分成4个机组,分别由领导带队,挺进作业现场。所有的人吃住在山上,大干两天两夜,在马蹄坑的山坡上都栽上了落叶松。20天后,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6.6%。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许多人禁不住泪如雨下,放声大哭。

  此后,塞罕坝机械造林全面提速,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成活率、保存率都创下了全国同类地区最高。

  但是,塞罕坝人要经受的考验并没有结束。

  1977年10月28日,塞罕坝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57万亩树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全部被毁,树枝的断裂声撕心裂肺,十几年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损失惨重。

  1980年夏天,塞罕坝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使命在肩,百折不挠!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有灰心,他们含着眼泪清理了死树枯枝,栽上新的树苗,从头再来!就这样,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接续奋斗55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塞罕坝生态,重现盎然生机。如今,林场造林面积达到了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更让塞罕坝人自豪的是,他们忠实履行了当年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让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和承德、张家口的绿廊连成一片,在首都北部构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将浑善达克沙地南下黄沙,死死挡在了河北最北端。这片林海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的水源,相当于10个西湖的蓄水量。

  55年过去了,当年的创业者大都已离开了人世。高寒湿冷的气候和常年超强度的劳动,让许多人患上了心脑血管病、风湿病,去世时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52岁;当年的塞罕坝也曾是全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有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但他们的子女由于缺少良好的教育,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

  今天的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美丽高岭上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塞罕坝人在“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中,又扛起了捍卫京津冀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塞罕坝的造林攻坚,开始向着最后的近9万亩石质荒山进发。在这些地方种树就好比是在青石板上种树,成本很高,更何况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80%,最后这块硬骨头,还值不值得啃?前任林场场长田军曾说过:植树造林,利在千秋,哪能总想眼前值不值得。

  如今,塞罕坝的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能产生上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以供200万人呼吸一年。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美丽高岭上的这片绿色,正在燕赵大地蔓延开来。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造林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比建国初期增长了10多倍。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已经实现了土地沙化逆转。

  盛世兴林,泽被后世;绿色发展,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机械林场作出的重要批示,让河北林业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嘱托,不忘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放眼未来,燕赵大地绿意更浓,美丽河北续写传奇!

选择塞罕坝我无怨无悔

塞罕坝机械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

  这张照片是1964年拍的,最上面那排最左边的那个人就是我。那年我19岁,在承德二中上高三。快要毕业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六个好姐妹经常在一起谈理想,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是能像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那样,开着拖拉机驰骋在原野上,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那该有多好啊!

  我家的邻居刘文仕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场长。我们听说那里正在开展大规模机械化造林,姐妹们都让我找一找他,于是我鼓起了勇气给刘场长写了一封信。信发出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林场的回信,说欢迎我们去工作。就这样,我们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塞罕坝。1964年8月23日,学校给我们开了欢送会。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迈出了通往理想的第一步!

  承德到塞罕坝有两百多公里,我们坐汽车颠簸了两天两夜才赶到林场。记得我们吃的第一顿饭,是黑莜面饼和炒蘑菇,这可是当时林场招待客人最好的饭菜了,可我们都觉得有一股怪味,根本咽不下去。那时,人们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偶尔能吃顿黑馒头,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住的条件更是艰苦,房子不够住,大家就住在仓库里、马棚里、窝棚里、泥草房里。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屋里还在滴水,环境阴暗潮湿,被褥常年都是潮乎乎的。最难熬的还是冬天,嗷嗷叫的白毛风,吹到人身上刺骨地疼,一刮起来对面根本就看不到人,呼吸都很困难。最冷的时候有零下四十多度,人们的脸上、鼻子、耳朵、手和脚上都长了冻疮。我们睡在只铺了一层莜麦秸秆的土炕上,睡觉时都要穿着棉袄棉裤戴着棉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被子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霜。

  到林场熟悉了一段时间的环境之后,领导并没有安排我们去学开拖拉机,而是让我们去苗圃学习育苗,我们很失望。领导耐心地给我们讲,育苗也很重要,做好这项工作也很了不起。

  育苗确实不是个容易干的活儿,整地、做床、催芽、播种,每项工作程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为了掌握好播种时盖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我们拿着滚桶和刮板一遍又一遍地练,手磨出了血泡,手臂肿得抬不起来,可我们还是不停地练,直到达到技术要求为止。

  苗圃育苗使用的是有机肥,都是用牛车拉大粪。夏天在厕所里掏大粪对我们来说是最难的。成群的苍蝇嗡嗡地扑过来,往身上脸上乱撞,我们拿着粪勺把大粪掏进桶里,再将桶提到牛车上拉到粪场。一天下来弄得满身都是大粪,收工后也只能在河边洗洗手,刷刷鞋,根本没有地方去洗澡。

  那年冬天,我们到马蹄坑作业区清理残木。山上的风特别大,男同志跪在雪地里采伐残木,女同志负责拖坡,就是把残木用大麻绳捆好,然后拖到山下。由于积雪太深根本没有路,拖起来十分吃力,使出浑身力气才能缓慢地向前挪动,但大家都比着劲儿地干,你拖得多,我比你拖得还多,汗水把棉袄湿透了,棉衣又结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全身哗哗地响。工作一整天下来,肩膀被大麻绳子磨得血红,厚厚的棉袄也都被磨破了。晚上回到营林区,我们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匆忙吃口饭,赶紧把棉衣补好倒头就睡。就这样,一干就是一个多月,我们累得就像脱了一层皮,等回到总场场部时,大家都已认不出我们了。但是,让我们骄傲的是,我们创下了女同志上山参加采伐作业的历史,男同志能做到的,我们女同志也做到了!

  有一年春节前,就在大家高高兴兴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有一米多深。总场派了一辆大卡车送我们下坝,又派了一辆拖拉机推雪开道。可是,拖拉机在前面刚推出了路,后面的路又马上被狂风卷起的大雪给埋上了,走走停停,走了整整一天才挪出了4公里。天渐渐黑了,风雪也越来越大,拖拉机掉进了雪坑里,汽车也抛锚了,我们只好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摸着黑又走回到林场。那一年的春节,我们是在坝上过的。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鞭炮,也没有饺子,只有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思念。

  这些年,林场常请我去给新职工做报告,讲我们当年创业的故事。总有年轻人问我,陈阿姨,当年你们就真不觉得苦和累吗?说真的,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

  还有一年冬天,一个职工家属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回围场娘家探亲。回林场时,她坐在一辆卡车的车厢里,天气寒冷,怕把孩子冻坏了,她就用手使劲地搂着裹在被子里的孩子,天越冷她搂得越紧,等到了林场下车时,孩子的父亲高兴地打开被子一看,才发现,不满周岁的孩子竟被活活地闷死在妈妈的怀里!

  后来,这位年轻的父亲把孩子埋在了他亲手造林的山坡上。每当他走过那片山坡,看到小树一天天长高,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在一天天地长大。

  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都已经长成了大树,当年的茫茫荒原已经变成百万亩林海,我们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流过的汗水和泪水,都变成了快乐、骄傲和自豪!

  如果我能重新回到19岁,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大家——选择塞罕坝,我无怨无悔!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