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曲解了“读书改变命运”的真意

13.05.2014  19:00

这个标题很老套,想说的也不过是些常识。多年来,这问题不知已讨论过多少回了。让人纳闷的是,好像每回都能引发一番热烈争论,看来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究竟出自何人?网上有资料称,这是李嘉诚先生说的。不管这句话最早是什么意思,如今很明显的是,这里的“读书”被当成了“上学”。所谓读书改变命运,就等于“上学”改变命运,也就是“学历”改变命运。

  在现实中,许多人就是这么认为:上学是为了高考,高考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拿张文凭找个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如今,考上大学也不等于能够找到工作,既然“读书”改变不了命运,不如放弃高考,早点出来闯荡社会。

  从这个角度理解,读书确实未必可以改变命运。

  问题是,“读书”难道就等于上学,或者说就等于上大学吗?如果“读书”在这里的意思是“获取知识”,那么这句话对不对?这样的话,“读书改变命运”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知识改变命运”。因为,上学固然也可获取知识,可获取知识的办法却不止于上学一途。然而我们看到,“读书”首先被简化成了“上学”,然后“上学”又被庸俗化理解成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所以一旦愿望落空,人们难免对这句话产生动摇。

  不仅读书(上学)未必能够改变命运,知识也一样如此。这是因为,知识更多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至于一个人的思想发生改变后,命运是否会随之发生变化,答案却是变化多端。有的人因为知识和思想的提高,因此有了更高的追求,进而有了动力去改变人生;但也有的人,空有一身本领却潦倒终生,郁郁不得志。就此而言,知识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而这只能说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前提——当然,这个前提很重要。

  古人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必然。如果“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是李嘉诚说的,他本人就是一个形象的例子。李嘉诚没上过什么学,后来却成了成功人物。这本身就说明,“读书(上学)改变命运”的论调是靠不住的。话说回来,虽然李嘉诚没上过什么学,可谁又敢否认李嘉诚“不学无术”呢?

  类似例子还有许多。这也表明,上学未必能够改变命运,拥有知识(包括上学获取知识)却真的可以让人获得改变命运的钥匙。

  人们本来就不该相信“读书改变命运”,至少不能庸俗地理解这句话。换句话说,与其相信“读书改变命运”,不如信仰“知识改变命运”。还是培根那句名言有道理——知识就是力量。何以如此?因为上学可能让一个人更加无知,寻求知识却是一场发自灵魂深处的革命。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那些真正拥有知识的人,即便穷困潦倒,他的人生也一定过得很有意义。

  知识,其实是这么改变命运的。

      来源: 学习时报,20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