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之外有“远亲”

17.03.2016  16:06

   去年赶在冬天到来之前,家住乌兰县茶卡镇巴里河滩村、63岁的藏族老人格西木,领着一家人,告别了生活几代人、处在大山根下的几间土屋和简陋的牛羊圈,搬到了离老村几十里外茶卡镇牧民新村,过了第一个大年。

  住进装修一新、摆满各种藏式家具的新家里,小孙子送进了离家不远的小学校园,儿子在镇上跑起了出租车挣钱,格西木时常觉得自家的日子发生的变化,“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格西木是个重义念情的人,看到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尤其是折磨了自己十几年的心脏病,在北京的大医院做了手术康复了,他时常就跟家里人念叨:“这都是吉仁公司的那群汉族兄弟带给的福分。”

  以前住在巴里河滩村时,虽然家里也有上千亩草场,数百牛羊,因为格西木隔三差五心脏病发作经常住院,使得家里没有攒下“家底”。近几年,随着乌兰县成立了吉仁生态畜牧业有限公司,格西木一家把草场和牛羊交给了吉仁公司入股经营,每年靠公司的“分红”,一家人的生活逐步有了改善。

  不曾想,让格西木吃不下、睡不着的“犯愁事”又压到了头上。同村的乡亲们陆续搬到了茶卡镇牧民新村,尽管让每户支付的房款在政府补贴后,只有几万块钱,格西木家却“因病致贫”,就连着几万元钱也凑不出来。同时,格西木的心脏病也越来越重,医生让他赶紧去“大地方的医院”做手术。

  早已像走亲戚一样熟络的吉仁公司董事长张国辉,在到格西木家串门时,了解了格西木的“犯愁事”,当即从公司无息借给格西木家2万元钱,交上了房款,一家人就等着住进新房了。随之,吉仁公司又着手安排设在北京的办事处,帮助从没有出过远门的格西木联系看病的医院。

  最远只到过乌兰县县城的格西木,在吉仁公司人员的陪伴下,这位普通的牧民从偏远的牧区来到了首都北京,从走下火车到医院,了解了格西木一家的情况,各方面都鼎力相助,一路绿灯。顺利手术后,解除了格西木长期因疾病带来的痛苦。临近离开北京前,吉仁公司人员在天安门前为格西木留下了珍贵的照片,回家后格西木时常把照片拿给同住新区的乡亲们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政府不但让我们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更救了我的命,这份恩德让我们不知道用啥来报答?”

  格西木也深知,正因有了藏区的一片和谐稳定,他家和乡亲们才有了和美的幸福生活,这个充满和谐的时代,牵着大家庭每一个成员的手奔向美好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