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水利工程为百姓引来幸福水

08.09.2016  17:38

  青海新闻网讯 投资百多亿,穿越达坂山,引大通河河水至湟水流域,年调水7.5亿立方米,让全省一多半群众从中受益,100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就是正在全力实施的被称为我省“一号水利工程”的引大济湟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而引大济湟只是我省10大国家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盘子中的一项。

   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70%

  9月5日,记者从青海省重大水利工程暨民生水利建设情况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是我省水利发展最快、水利投资最大、农牧民群众从水利建设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间,全社会水利投入283亿元,创青海历史新高。引大济湟西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等10大国家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项目支撑。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的实施,使得16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李家峡水库等一批灌溉工程的实施,为全省人民群众新增供水能力6亿立方米。在水利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下,贫困地区的群众获得水利福祉明显增多,通过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等,贫困地区集中供水率达80%,自来水普及率达70%。青海老百姓的水越来越好。

   让群众从有水喝到有好水喝

  “目前青海水利建设方面仍存在三个缺水:工程缺水、管理缺水、资源缺水,只有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才能解决缺水问题,因为存在资源缺水,所以要跨流域修水利。让群众从有水喝到有好水喝,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据介绍,“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加快推进一批利发展、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柴达木地区内连外调,构建大水利网络,实现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和补给。探索PPP建设模式,开工建设湟水干流(东部城市群)供水工程。同时,围绕有效保障和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在重点地区建设一批水源工程,增强城乡供水保障和应急供水能力。做好水利事业的生态篇章和扶贫文章。以灌区节水改造与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湟水南岸水利扶贫、浅山干旱区水利扶贫、河湟地区水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重点推进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