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急弯:即将消失的绝世美景

30.12.2015  08:00

  青海新闻网讯 黄河,这条母亲河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蜿蜒流淌。一条大河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更造就了一处处奇特无比的绝世美景。当你驾车行驶在“中国的66号公路”,还没有走出阿尼直亥山的秀美时,就已经感受到了大河的狂野之美。

  同德县位于黄河上游玛曲段,黄河在这里冲出两岸陡峭的峡谷班多峡后折而西行,水流也延缓下来,在此留下了一片较大的冲积台地。这一带,就是著名的宗日遗址所在地,曾出土了让世界学者为之瞩目的舞蹈纹盆和二人抬纹盆。

  沿着峡谷前行,你会在班多峡谷中,看到一块巨大的岩石出没黄河水中,被当地人称为“万年石龟”。到了此处,你绝对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继续西行,黄河两岸的鸡冠岭、狼舌头等景点一一跃入你的眼帘。大美青海,就是用这样一处处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来征服你的视觉。领略了黄河的狂野之美,你对人工景点就不屑一顾了。

  行进至此,你必须去一个地方。

  同德境内黄河谷地深处,一个叫“然果”的地方。当地群众称这片红柳林为“贾什达”(藏语,意为红木)。红柳,也叫沙柳,红沙柳,学名柽柳,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的耐旱灌木。

  昆仑山的诸多余脉包围着这里的旱垣,旱垣被奔腾万年的黄河深切,形成宽阔狭长的谷底滩地。弥望皆是植被稀疏的坡地,唯有这一片林地以亮眼的葱茏映照着四周的苍黄,像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走进这片林地,恍如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这些古老的红沙柳,或许在时光中已经挺立了好多世纪,硬硬朗朗地活到了今天。风沙、干旱和严寒始终没能让它们低头,有的树龄或许已近千年。

  如果,你有一定的常识,就会知晓柽柳本属灌木,可它们的躯干却令人困惑:粗皮皴裂,高耸挺拔,冠盖凌空,浓荫翳日,犹如乔木古槐老柏。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大胆地越过雷池,由灌木变异为高大乔木,获得了崭新的身份?当地的地理、气候和地质环境又以怎样的方式参与了红沙柳鲤鱼跃龙门的非凡过程?

  这一片被学者誉为“世界柽柳之王”“野生植物中的活化石”的原始林地,适应严酷环境的禀赋让人敬畏。它们能在相反的两极条件下安然生长:既耐酷热又耐严寒,受得了连年干旱也经得住洪水浸泡,对盐碱的适应性无与伦比。它们无疑是大自然留给青海、当然也是留给中国乃至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这一处处绝世美景,并不能站立在那里期待你的到来。由于黄河水电站的修建,有一些景点将被上涨的黄河水淹没,永远沉入河底而即将消失。

  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呢,拿起你的相机,带着你的爱人,行走在“中国的66号公路”吧,圣洁海南会给你许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