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走笔大河湟】富硒种植富了沙卡村

29.04.2019  08:01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沙卡村。

  4月是播种的季节,村民祁海生和妻子在地里忙碌着。他们今年种植的是党参,这是一种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同时也是一种近年来颇为畅销的烹饪滋补品。

   1

  祁海生家种党参已经有两年的历史,拿他的话说,去年是试着种了点,今年他将家里的一亩川地全部种上了党参。

  党参种植是这两年古城乡依托地方优势开发的富硒产业之一,富硒是平安区的农业品牌。

  平安区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娟说:“这几年,平安区依托富硒优势,陆续开发了富硒蒜酱、富硒马铃薯、富硒苦荞茶等多种富硒农产品,对群众的经济收入拉动很大。”

  沙卡村共有150户540人,其中贫困户有11户,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

  古城乡党委副书记孙万新说:“古城乡有14个村,村民依托拉面经济,外出打工,经济收入还是不错的。”

  沙卡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000元,除了村民外出打工外,主要依托的是村合作社的中药种植。

  沙卡村村委会主任祁吉林是沙卡村第一批种植中药的人。几年前,他去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参观,看到当地老百姓种植中药,老百姓的收入很可观,就在村里流转了27公顷土地,开始了中药种植。

  “这几年中药市场很好,我就想着利用这一产业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祁吉林说。

  去年,沙卡村成立了合作社,专门种植党参、黄芪等中药材。祁吉林说,为了种植中药,沙卡村大部分土地都实现了土地流转。

  “每流转一亩土地,村民就可以有400多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老百姓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以及年底的分红。”祁吉林说。

  祁吉林预计,如果今年中药销路还像去年那么好,今年村民的人均收入有望突破一万元。

  祁海生家的经济收入一共有三块,一块是每年5月祁海生外出挖虫草的钱,每年这笔收入大约在一万多元,另一块是夏天外出打工的钱,每天大约可以收入100元,“可是现在活儿很难找,这笔收入越来越不能保障了。”祁海生说。

  祁海生家的第三块收入就是种植。沙卡村属于半浅山地区,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村民们大多种植的是土豆,川地里每亩土豆大约在两千元。

  祁海生家一共有五亩地,四亩山地,一亩川地,山地的土豆产量比较低。

  两千元钱的种植收入,对祁海生来说来之不易。“从4月下种到8月收获,人就没有闲的时候,月月浇水、锄草,一个劳动力全部的精力都在地里,不能外出打工,把人耽搁了。”祁海生说。

  祁海生家一共有六口人,除了他们夫妻外,还有两位老人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祁海生的妻子正值壮年,她说,两位老人年纪还不算大,可以帮着照顾孩子,要是条件允许,她也想到外面打工,靠种洋芋,挣不上钱。

  李娟告诉记者,十年前有关部门给老百姓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每亩地产250千克小麦的话,加上化肥、人工的投入,种植户大约会赔75元钱。开展多种经营,扩宽老百姓的就业渠道,已经成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孙万新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合作社,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3

  孙万新以祁海生家的情况,也给算了一笔账。他说,祁海生家将一亩川地流转给了村集体,每年收入是450元,每年党参的种植季和收获季加起来大约在一百天,祁海生的妻子,可以就近在村里打工,每天的收入有100元,土地流转给了村集体经济后,土地对人的束缚就解除了,种植季结束后,祁海生的妻子还可以外出打工做生意,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以这两年中药市场的行情来看,比起传统种植,每亩地至少可以增加1000元的收入。

  “这就是村集体经济的优势。”孙万新说。

  “我们种草药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劳力,只好用车到山里拉人来打工,像祁海生家的媳妇,只要有力气、肯吃苦,不怕挣不上钱。”祁吉林说。

  4

  村集体经济如今已成为了沙卡村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

  “我们村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劳动力,土地流转后,这是一笔收入,年底分红又是一笔收入,村集体经济优先照顾贫困户,种植、收获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家里的妇女、老人都能干,他们不出村就能打上工。更重要的是,一般村民打一天工,我们给100元,贫困户我们给150元,就是要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大家一起致富。”祁吉林说。

  祁吉林的另一个身份是沙卡村村集体的负责人。他说去年他看准了重要种植的项目,就给平安区打个报告,平安区的有关部门经过考察后,给了村集体60万元的启动资金,解决了村集体的燃眉之急。

  李娟说:“这60万元,是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在土地流转和村集体购置固定资产上,我们希望这笔钱能每年都产生效益,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目前,古城乡387公顷亩土地中,已经有一千多亩完成了土地流转。孙万新说,没有实现土地流转的,大部分是不适合中药种植和早几年已经完成退耕还林的土地。

  5

  精准扶贫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为了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去年古城乡将一家中草药企业引进了古城乡,实现了产品就近的粗加工,拿孙万新的话说,就是用政府力量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

  青海棋源中药材经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连涛说:“政府为了支持我们在平安办厂,给了我们两百万元的启动资金,虽然这笔启动资金不足三分之一,却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我们去年按照政府定价实现了76.4公顷的土地流转,广泛种植黄芪、党参、当归等中药材,用土地流转的费用为老百姓增收。公司常年雇工30名,种植季和收获季每天用工量达到了两百名,有效解决了老百姓打工难的问题。我们优先照顾贫困户,贫困户来厂里打工,我们给的报酬还要高。”

  张连涛还透露,他们流转土地的种植量,只能满足公司三个月的生产量,巨大的缺口,成为了沙卡村村民以村集体经济的依托,种植户也不再为销路发愁,种植风险有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