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五年砥砺奋进交出靓丽答卷

19.10.2016  21:09
来源:西宁晚报

  绵延三千平方公里,拥有26个民族、46万群众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自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五年时间,大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让绿色山水之间绘就了一幅繁荣美丽的大通画卷。

  从严治党

  开启党的建设新征程

  大通县始终坚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政治担当,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党的建设。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自觉锤炼党性成为常态。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措施,各级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全面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努力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政风行风评议时群众满意度连年提高。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干部管理体制机制,认真落实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要求,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优秀干部,调整处理了一批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干部,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

  ●着力加强“三基”建设,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发展第一要务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把调优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确定了以工业发展为主调,做优做精现代农业,做大做特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思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现代农业提质升级步伐加快,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9万栋,牲畜暖棚4.17万栋,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42个,规模养殖基地84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3家,现代农业“大通模式”发展成果继续扩大。

  ●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积极推动北川工业园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化转型发展,园区被列为全省500亿产业基地之一,并晋升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基地正式挂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了桥头铝电16万吨熔铸、新月铝业棒材等一批重点项目,以产业链延伸发展为主线的铝加工产业初具规模。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老爷山花儿会、鹞子沟冰雪欢乐季、环湖赛大通赛段等大型赛事活动,全力推动旅游业四季均衡发展,加快旅游体育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花儿”步行街、人民路地下人防商品街等项目建成运营,北京华联、新华百货等知名品牌相继进驻,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蓬勃兴起,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健全,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

  ●县域经济多点支撑、多极发展,“西宁-大通沿北川河千亿元综合产业经济带、双新公路和大湟公路设施农业带、桥头-东峡-向化和桥头-城关-宝库旅游服务带”的五条经济增长带已具雏形,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生态立县

  筑牢绿色生态大屏障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升级。

  ●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城镇绿化等工程建设,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5.2%,北川河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

  ●狠抓大气和水污染综合治理,依法关闭县内煤炭、砂石、粘土砖场等非法生产经营企业,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

  ●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和北川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1%,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达到89.6%,地下水和饮用水全部保持优良。大通县被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地区,成为全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地区。

  民生保障

  为百姓筑牢幸福底线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找准民生工程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加快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积极构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五年来,累计投入民生事业资金135.8亿元,保持了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8%以上。

  ●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谋划超常举措和过硬办法,研究制定了《大通县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和大通县扶贫攻坚“八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确定了2018年完成全县整体脱贫,2019年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推动各类惠民政策、项目、工程最大限度地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倾斜,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小型调庄移民等一大批项目,稳定脱贫2.7万户10.1万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投资8.8亿元实施教育项目140多项,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连续四年高考上线率为100%,先后有5名学生摘得全省高考状元桂冠,45名学生步入清华、北大著名学府,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做到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应保尽保,低保和临时救助政策更加民主、公平、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获全国先进荣誉称号。

  ●密切关注住房困难群众生活,实施了一大批保障性住房、农村奖励性住房和危旧房改造项目,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提高。

  城乡建设

  县城面貌日新月异

  抓住东部城市群建设战略机遇,紧紧围绕“生态大通”建设,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建立了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村镇规划为主的城乡规划体系。

  ●以新城开发带动旧城改造,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建成天麒华庭、米兰花园等23个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住宅小区,房地产总开发面积达177.3万平方米。

  ●实施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项、水利水保项目150余项。交通体系持续改善,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大通西站建成投运,大通至克图高速公路、西宁市外环快速绕城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9条市政道路和48条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县道总里程达451公里,“四纵三横”的公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不断加大重点城镇建设,城关、东峡、塔尔“美丽城镇”建设项目成效显著,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美化144个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2.6%。

  深化改革

  不断释放发展活力

  坚持把改革作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县级党委部门职权清单编制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行,全县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由132项减少到了49项,减少了63%。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医药制度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覆盖。率先在全国推行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集体林权制度、户籍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等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民生工程货币化、供销联社等一批改革试点工作,城乡低保核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公路执法规范化管理、出租车经营权等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